一、工作目標
順應居民消費升級趨勢,把推動傳統消費升級同改善人民生活品質相結合,完善城鄉消費供給體系,擴大優質商品和服務供給,促進傳統消費提檔升級,增強傳統消費對經濟社會發展重要支撐作用。
二、主要任務
(一)擴大城市消費。
1. 推進智慧商圈建設。開展城市商圈智慧化改造提升試點,推動一批具有較強消費力、集聚力和輻射力的商圈智慧化發展,提升消費者購物體驗和消費品質,對2022年智慧商圈建設成效排名前5位的市,每個給予最高300萬元支持。(牽頭單位:省商務廳,配合單位:省財政廳、省市場監管局)
2. 推進城市“一刻鐘便民生活圈”建設。按照“二年試點、三年推廣、五年全覆蓋”思路,選擇3個市開展第二批省級一刻鐘便民生活圈試點,推動各市加快城市一刻鐘便民生活圈建設,補齊便民消費服務設施短板,提高生活圈服務便利化、標準化、智慧化、品質化水平。(牽頭單位:省商務廳,配合單位:省自然資源廳、省住房城鄉建設廳)
3. 推動步行街提質增效。依托31條省級改造提升試點步行街,持續開展“家鄉好街·請您來逛”促消費活動,在前期試點工作基礎上,認定一批省級示范步行街,總結經驗,典型引路,加快復制推廣,推動全省步行街提質升級。(牽頭單位:省商務廳)
(二)拓展農村消費。
4. 將縣域商業體系建設納入鄉村振興戰略。推動縣域商業高質量發展,實現農民增收與消費提質良性循環,以農村網絡零售和鄉鎮商貿中心建設為重點,加快“農產品進城、消費品下鄉”線上線下融合發展,推動農產品線上外銷“一地一品”“一市多品”全覆蓋,將“縣域商業體系建設”納入鄉村振興重點任務。(牽頭單位:省商務廳,配合單位:省
農業農村廳、省郵政管理局)
5. 加快農村商業設施建設。開展“鄉鎮商貿中心建設引領縣”培育認定工作,鼓勵大型商貿流通企業在鄉鎮布局商業網點,建設改造鄉鎮商貿中心、加工配送中心等商貿設施,改善農村消費環境條件。2022年培育認定10個“鄉鎮商貿中心建設引領縣”。(牽頭單位:省商務廳)
6. 加強農產品
供應鏈體系建設。統籌利用好中央服務業發展資金,以
濟南、
青島等8個節點城市跨區域農產品批發市場和干線冷鏈物流為重點,建設40余個農產品供應鏈基礎設施項目,以暢通渠道、完善設施、農商互聯、產銷對接為重點,推動農產品“進城”、工業品“下鄉”。(牽頭單位:省商務廳,配合單位:省財政廳)
7. 加快農產品產地冷藏保鮮設施建設。支持縣級以上示范家庭農場和農民合作社示范社等農業經營主體,建設1000個左右農產品產地冷藏保鮮設施,降低鮮活農產品損耗,提高鮮活農產品供給質量,促進鮮活農產品消費。(牽頭單位:省農業農村廳)
8. 加快農村寄遞物流體系建設。健全完善縣級快遞園區、鄉鎮快遞共配中心和村級快遞服務站綜合寄遞服務體系。積極開展快遞服務農產品外銷金銀銅牌項目,爭創6個農村
電商快遞協同發展全國示范區,建設12個國家級快遞服務現代農業單類產品外銷“超千萬件”示范項目。(牽頭單位:省郵政管理局,配合單位:省商務廳)
(三)推動重點消費。
9. 促進汽車消費。支持促進新
能源汽車消費,落實國家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補貼政策,對2022年符合條件的非公共領域新能源汽車最高補貼5.04萬元/輛,公共領域新能源汽車最高補貼6.48萬元/輛。(牽頭單位: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科技廳、省財政廳、省發展改革委)推進充電基礎設施建設,新建居民小區停車位100%建設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或預留建設安裝條件,在省內主要高速公路服務區原則上按照50公里間距建設充電設施,全年建成各類充電站1000座、充電基礎設施3萬臺以上。(牽頭單位:省能源局,配合單位:省住房城鄉建設廳、省交通運輸廳)
10. 促進家電消費。依托“
山東省家電消費節”,開展家電“以舊換新”活動,對家電生產、銷售企業推出的節能、綠色、智能等特定機型,支持企業按每臺不低于200元給予補貼,相應回收的廢舊家電交由合規企業處理。加快推進廢舊家電回收拆解和平臺重大項目建設,提升廢舊家電回收處理能力。指導省內企業積極開展家電生產者責任延伸。(牽頭單位:省發展改革委、省商務廳)
11. 促進住房消費。大力推進老舊小區改造,落實年度改造計劃,加快前期手續辦理,年底前開工老舊小區改造67.1萬戶以上。發放住房租賃補貼4.5萬戶以上。(牽頭單位:省住房城鄉建設廳,配合單位:省發展改革委、省財政廳)
12. 促進
餐飲消費。舉辦“齊魯美食節”“齊魯廚師藝術節”等活動,挖掘餐飲消費潛力,提振大眾餐飲消費。拍攝《魯菜》《山東味道》等紀錄片,宣傳展示新魯菜品牌形象,提升魯菜的全國影響力和美譽度。持續開展“綠色飯店”創建活動,舉辦綠色餐飲培訓和示范企業現場觀摩活動,推動全省餐飲業綠色、集約發展。(牽頭單位:省商務廳)舉辦第二屆“新時代 新魯菜”創新大賽活動,推出“十大創新魯菜”“百家魯菜名店”,打造山東16市“地理標志美食”。(牽頭單位:省委宣傳部,配合單位:省商務廳)
(四)提升品質消費。
13. 擴大進口商品消費。舉辦日本、韓國及RCEP區域進口博覽會、山東跨境電商生態大會,組織參加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國際消費品博覽會,搭建進口消費品采購對接平臺,增強國內消費供給。(牽頭單位:省商務廳)
14. 擴大出口產品國內消費。認定一批“雙循環試點企業”,組織開展系列國際消費季活動,擴大出口產品轉內銷市場渠道。實施內外貿產品“同線同標同質”認證,加強政策引導和服務保障,提高消費者認知度。(牽頭單位:省商務廳、省市場監管局)
15. 擴大品牌消費。建設老字號品牌旗艦店,開展老字號集聚區認定工作;創辦黃河流域老字號創新發展大會,升級舉辦第六屆中華老字號(山東)博覽會。(牽頭單位:省商務廳)遴選發布10個省知名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和100個企業產品品牌,完善山東知名農產品品牌目錄,組織開展多形式、多渠道的品牌農產品營銷活動。(牽頭單位:省農業農村廳)
16. 擴大綠色消費。按照國家《促進綠色消費實施方案》(發改就業〔2022〕107號)部署,研究制定促進綠色消費重點任務分工落實方案,圍繞重點領域綠色轉型、強化科技支撐、健全制度保障等方面細化政策措施,著力擴大綠色
低碳消費產品供給,推動消費綠色低碳轉型升級。(牽頭單位:省發展改革委,配合單位: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住房城鄉建設廳、省商務廳、省市場監管局、省機關事務局)
(五)加快服務消費。
17. 提升文旅消費。舉辦第六屆山東文化和旅游惠民消費季,省級財政安排不少于3000萬資金,采用政府補貼、企業讓利方式,帶動全省發放1億元以上的文化和旅游惠民消費券。創建國家文化和旅游消費示范城市、國家級夜間文化和旅游消費集聚區。實施高速公路服務區文旅消費提升工程,推出“高鐵+景區門票”優惠政策。開展旅游商品創意提升行動,打造一批“好客山東”聯名款旅游商品,搭建“山東手造”產品展銷平臺。加大高品質、定制化旅游產品和線路的開發力度,深挖高端旅游市場潛力。完善提升現有省級旅游休閑街區設施、產品和服務,認定一批省級旅游休閑街區。(牽頭單位:省文化和旅游廳,配合單位:省財政廳)
18. 提升體育消費。投入5000余萬元專項資金支持全省110多個公共場館向社會免費或低收費開放。舉辦好“2022山東省體育消費季”活動,落實1000萬元體育消費券資金,打造體育消費夜經濟盛典等相關活動。積極創建國家級體育旅游示范基地,認定不少于10個省級體育旅游示范基地和25條精品體育旅游線路。舉辦山東體育用品博覽會、山東省體育服飾博覽會等展會活動。新創建國家級體育產業基地2個、認定省級體育產業示范基地20個、體育服務綜合體10個。支持青島、日照爭創國家體育消費示范城市。(牽頭單位:省體育局,配合單位:省財政廳)
19. 提升家政消費。推進家政服務信用體系建設,爭取2022年年底700家家政企業進駐商務部家政服務信用信息平臺,授權服務員12萬人。深入開展誠信家政進社區活動,推進家政服務業市場循環供給、產業融合。指導濟南、青島、濟寧、臨沂4市深入實施全國家政服務業提質擴容“領跑者”行動,展開綜合自評工作。(牽頭單位:省商務廳,配合單位:省發展改革委)
20. 提升托養消費。推進3歲以下嬰幼兒照護服務發展,到2022年年底每個設區的市建立2個以上具有示范引領作用的托育服務機構。開展普惠托育服務專項工程,支持建設一批嵌入式、分布式、連鎖化、專業化的托育服務設施,2022年對列入國家普惠托育專項的項目,按每個托位1萬元的標準給予資金補助。深入開展普惠養老城企聯動專項行動,加大普惠養老床位供給。(牽頭單位:省衛生健康委,配合單位:省發展改革委)
三、推進措施
(一)營造良好消費氛圍。打造“惠享山東”消費年品牌,圍繞汽車、家電家具、餐飲美食等板塊,開展系列主題活動。持續開展“誠信興商宣傳月”“放心消費創建”活動,大力弘揚誠信文化,營造誠實守信的營商環境。(牽頭單位:省商務廳,配合單位:省市場監管局)省級財政統籌安排1億元資金,提升“好客山東”品牌形象,支持舉辦旅游發展大會,組織開展“山東人游山東”“好客山東賀年會”“好品山東”推介等活動。(牽頭單位:省文化和旅游廳,配合單位:省市場監管局、省財政廳)
(二)加大消費政策支持。舉辦全省擴大消費專題研討班,抓好已出臺促消費政策的宣傳解讀。加強商貿流通企業納統和培育,研究制定激勵限上商貿流通企業擴大銷售政策。(牽頭單位:省商務廳、省統計局)支持發展汽車消費
金融,在合法合規、風險可控的前提下執行個人汽車消費貸款量低首付比例,合理確定個人汽車消費貸款利率。引導銀行業金融機構落實好差別化住房信貸政策,保障性租賃住房有關貸款不納入房地產貸款集中度管理,保持個人住房貸款穩定增長。(牽頭單位:山東銀保監局、人民銀行濟南分行)
(三)強化督導落實。加強對傳統消費升級相關試點、示范和項目的調度推進,堅持季調度和現場協調機制,全面推動促消費工作和相關項目建設快展開、快達效。緊盯重點任務,壓實各級各部門促進消費的工作責任,實行重點工作臺賬化管理、項目化推進。(牽頭單位:省商務廳、省發展改革委)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