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ption id="cacee"><noscript id="cacee"></noscript></option>
  • <table id="cacee"><noscript id="cacee"></noscript></table>
  • <td id="cacee"></td>
  • <option id="cacee"></option>
  • <table id="cacee"></table>
  • <option id="cacee"><option id="cacee"></option></option>
  • <table id="cacee"><source id="cacee"></source></table><td id="cacee"><rt id="cacee"></rt></td>
    <option id="cacee"><option id="cacee"></option></option>
     找回密碼
     立即注冊

    掃一掃,登錄網站

    首頁 區塊鏈生態 查看內容
    • 41279
    • 0
    • 分享到

    山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十大創新”“十強產業”“十大擴需求”2022年行動計劃的通知

    2022-4-7 12:22

    工業技改提級2022年行動計劃


    一、工作目標

    加快推動智能化、綠色化、高端化、生態化技改,促進傳統產業提質升級與高質量發展。實施“萬企萬項”計劃,到2022年年底實施500萬元以上技改項目10000個、涉及企業10000家,工業技改投資規模達到5000億元,技改投資同比增長6%。實施“要素對接”計劃,到2022年年底實現100個產業園區、20個產業集群、10條標志性產業鏈、各縣(市、區)200家規模以下企業技改供需對接全覆蓋。

    二、主要任務

    (一)聚焦傳統產業轉型抓項目、擴需求,推進智能化技改提級。實施智能化技術改造三年行動計劃(2020-2022年),編制傳統產業改造升級三年行動計劃(2023-2025年),“一業一策”接續推進。到2022年年底,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技改覆蓋面達70%,培育裝備數控化、車間數字化、工廠智能化改造示范標桿各50個。

    1. 加快推動裝備換芯,促進裝備數控化改造。聚焦輕工、紡織、機床制造、基礎裝備、食品加工等行業和領域,發布一批數控化設備推廣目錄,引導企業實施一批裝備換代升級改造項目。完善“云服務券”政策,推進化工裝置、高能耗設備等重點工業設備上云。(牽頭單位:省工業和信息化廳)

    2. 加快推動生產換線,促進車間數字化改造。聚力數字變革創新,促進企業數字化轉型。引導企業推廣數字技術和生產執行系統(MES),實施一批產線及車間數字化改造項目。推進“5G+工業互聯網”創新應用,促進企業網絡化改造提升。(牽頭單位:省工業和信息化廳)

    3. 加快推動機器換人,促進工廠智能化改造。聚焦沖壓、焊接、噴涂、包裝、搬運等生產環節以及勞動強度大、作業環境惡劣、安全風險高、精度要求高的生產崗位,引導企業實施一批機器換人項目,年內新增工業機器人10000臺,為企業實施技改提供智能裝備和系統支撐。(牽頭單位:省工業和信息化廳)

    (二)聚焦綠色安全發展抓項目、擴需求,推進綠色化技改提級。對符合產業布局和政策、不新增產能和能耗技改項目,依法依規備案,加快推進實施。到2022年年底,“兩高”行業能效和水效水平明顯提升,碳排放強度明顯下降,綠色發展能力進一步增強。

    4. 加快推動節能節水改造,促進用能高效和用水集約。聚焦鋼鐵、建材、石化化工等重點行業領域,推廣工業用能智控系統、磁懸浮、電窯爐等先進節能技術裝備,推進工業窯爐清潔低碳能源替代。在造紙、印染、食品、藥品等行業領域發布推廣循環用水、廢污水利用等技術裝備。實施能效、水效“領跑者”行動,實施一批節能、節水項目,建設節能型、節水型企業。(牽頭單位: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發展改革委、省水利廳)

    5. 加快推動企業清潔生產改造,促進工業生產清潔化。聚焦“兩高”行業,推進先進技術、工藝、設備革新,促進超低排放改造,從源頭上削減顆粒物、二氧化硫、氨氮等污染物排放,助力企業清潔生產。加快建設綠色制造體系,推行產品綠色設計,打造一批綠色工廠、綠色園區、綠色供應鏈示范企業、綠色設計產品。(牽頭單位: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發展改革委、省生態環境廳)

    6. 加快推動生產過程資源利用,促進資源利用綜合化。推動尾礦、冶煉廢渣、化工廢渣、粉煤灰等大宗工業固廢及余熱、余壓、副產煤氣等二次資源高效回收利用技術與裝備的推廣利用。推進一批工業園區循環化改造項目落地,建設3-5個工業資源綜合利用基地、10個生態工業園區。(牽頭單位: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發展改革委、省生態環境廳)

    7. 加快推動企業安全生產改造,促進企業發展安全化。聚力推進風險防控創新,聚焦非煤礦山、危險化學品、鋼鐵、有色等重點行業領域,實施一批“機械化換人、自動化減人、智能化無人”安全化技改項目和“5G+智慧礦山”示范項目,提升企業安全生產技術裝備水平。(牽頭單位:省應急廳、省工業和信息化廳)

    (三)聚焦產品價值提升抓項目、擴需求,推進高端化技改提級。從供給側與需求側發力,圍繞增品種、提品質、創品牌“三品”行動,加快推動紡織、服裝、家電、食品等消費品工業技改,助推“好品山東”建設。

    8. 圍繞“增品種”實施技術改造,推進產品鏈創新提升。聚焦初級原材料及產品精深加工等領域,引導企業加快實施生產線改造項目,拓展和延長產品鏈。聚焦綠色食品、時尚服裝、智能家居等行業領域,引導企業采用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等,實施一批產品系列化改造項目。(牽頭單位:省工業和信息化廳)

    9. 圍繞“提品質”實施技術改造,推進質量鏈創新提升。著眼提升產品質量可靠性穩定性,依托重點園區及骨干企業打造綜合服務能力強的產品質量檢測、計量測試、可靠性驗證中心,打造產品全生命周期管理服務系統。推進柔性化生產改造,實現以用戶為中心的個性化定制,支持基礎裝備等領域骨干企業發展“產品+服務”總承包模式,創新提升主導產品質量鏈管控水平。(牽頭單位:省工業和信息化廳)

    10. 圍繞“創品牌”實施技術改造,推進價值鏈創新提升。著眼提升優質品牌美譽度和核心競爭力,依托重點園區及骨干企業打造品牌創新孵化中心、研發設計中心、網絡營銷中心。鼓勵資源富集企業面向社會開放要素資源,共建共享服務平臺,推進原料集采、產能共享、產品集銷等流程再造,打造一批高效協同、開放協作網絡化服務平臺。(牽頭單位:省工業和信息化廳)

    (四)聚焦產業生態創新抓項目、擴需求,推進生態化技改提級。加快推動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產業集群協同化改造。到2022年年底,打造50個標志性產業園區,改造提升10條標志性產業鏈,培育3-4個國家級、20個省級先進制造業集群。

    11. 實施一批園區上線項目,促進重點園區智慧化改造。實施“百園技改”計劃,“一園一策”推動84個省級化工園區、28個國家級示范基地改造升級,促進園區設施數字化、管理可視化、產業智能化、服務網絡化,打造一批智慧化生態工業園區。(牽頭單位:省工業和信息化廳)

    12. 實施一批產鏈上云項目,促進重點產鏈平臺化改造。實施產業鏈協同改造工程,“一鏈一策”推動10條標志性產業鏈上云,促進云鏈融合。鼓勵鏈主企業牽頭建設產業鏈公共服務平臺,打造“產業+配套”“平臺+生態”發展體系。聚焦產業鏈“短板弱項”推進45個工業強基項目實施,促進產品、技術、工藝一條龍應用,增強產業鏈供應鏈韌性。(牽頭單位:省工業和信息化廳)

    13. 實施一批集群上網項目,促進重點集群網絡化改造。實施產業集群賦能培育工程,落實一批集群協同創新項目、公共服務平臺項目,“一群一策”推進20個省級先進制造業集群網絡化改造,重點提升高端化工新材料、工業機床、智慧農機、生物醫藥等集群網絡化協同創新能力,持續打造國家級先進制造業集群,增強核心競爭力和全球影響力。(牽頭單位:省工業和信息化廳)

    三、推進措施

    (一)緊抓重點項目落地。將全年重點技改項目和投資計劃分解到季、落實到月,對500萬元以上技改項目應保盡保、應統盡統、及時納統。對列入省企業技改重點項目導向目錄的1000個項目實行專人緊盯、精準服務。將技改項目納入“四進”工作督導范圍,建立進展和問題兩張清單,健全問題解決閉環工作機制,指導和幫助企業搶工期、趕進度,推動技改項目快投資、早達產。(牽頭單位: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財政廳、省發展改革委)

    (二)緊抓要素保障創新。一是創新實施“技改專項貸”。發揮好政府投資引導作用,建立“財政+金融+擔保”全方位融資聯動機制,變“竣工后貼息”為“建設中支持”,采取貸款貼息、擔保費補助和股權投資的方式,對符合條件重大技改項目予以支持。貸款貼息按銀行最新一期的一年期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的35%、給予最高2000萬元貼息。出臺技改導向目錄白名單,年內按季度常態化開展融資對接,推動銀行等金融機構保障項目的合理融資需求。二是創新要素差別化配置。依據“畝均效益”綜合評價結果實施差別化政策措施。允許“零增地”技改項目先建后驗、按需報審,全面落實“零增地”技改相關優惠政策。三是創新要素市場化對接。深入實施“云技改”模式,充分發揮技改“一庫四平臺”作用,精準推動要素供需對接。引育和組織技改服務商入企對接、把脈問診,“一企一策”提供整體解決方案,幫助企業策劃實施項目,有效解決企業“不愿改、不能改、不會改”問題。(牽頭單位: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能源局、省財政廳、省自然資源廳、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省生態環境廳、省地方金融監管局、人民銀行濟南分行、山東銀保監局、國網山東省電力公司)

    (三)緊抓政策落地實施。一是積極做好對上爭取。搶抓國家積極財政政策機遇,用好部省戰略合作協議,全力組織實施工業強基、產業基礎、重大技改專項、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節能降碳和綠色轉型等中央投資專項。二是用足用好現有政策。積極推進落實“六穩”“六保”促進高質量發展政策清單和“穩中求進”高質量發展政策清單。對企業實施智能化技改采購的設備,按不超過10%的比例給予最高500萬元支持。落實進口設備減免稅等優惠政策,降低企業成本。對承擔國家產業基礎和制造業高質量發展項目的企業,省級財政擇優給予股權投資支持。鼓勵各市強化政策扶持,引導企業投資預期。三是用好管好財政資金。落實財政涉企資金“綠色門檻”制度,優先支持符合綠色發展及新舊動能轉換要求的項目。(牽頭單位: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財政廳、人民銀行濟南分行、青島海關、濟南海關)

    (四)緊抓宣傳引導創新。把“工業技改提級行動”作為推動產業轉型升級與高質量發展重要抓手,列入宣傳引導創新重要內容。充分發揮新聞宣傳媒體作用,發揚“嚴真細實快”的作風,緊盯一季度開門紅、二季度雙過半、三季度抓攻堅、四季度大沖刺等關鍵節點,精心策劃組織宣傳一批落地快、效益好、示范效應強的重點項目和典型經驗,樹立“大抓工業技改、快推動能轉換”鮮明導向,營造“抓技改、擴需求、強投資、穩增長”的濃厚氛圍。(牽頭單位:省工業和信息化廳)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

    本文導航

    相關新聞
    發表評論

    請先 注冊/登錄 后參與評論

      回頂部
    • <option id="cacee"><noscript id="cacee"></noscript></option>
    • <table id="cacee"><noscript id="cacee"></noscript></table>
    • <td id="cacee"></td>
    • <option id="cacee"></option>
    • <table id="cacee"></table>
    • <option id="cacee"><option id="cacee"></option></option>
    • <table id="cacee"><source id="cacee"></source></table><td id="cacee"><rt id="cacee"></rt></td>
      <option id="cacee"><option id="cacee"></option></option>
      妖精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