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確保平穩規范運行的基礎上,中國應加快擴大
碳市場的參與行業和主體范圍,優先考慮那些
碳排放量大、數據容易核查核實、碳配額也容易分配的行業。外部環境也是確定碳市場擴容優先順序的考慮因素,從減少歐盟碳邊境調節機制影響的角度,可把歐盟碳邊境調節機制覆蓋的行業作為優先考慮的部門。結合這三點,全國碳市場擴容應優先納入電解鋁、
鋼鐵和
水泥行業,加上已納入全國碳市場的電力行業,這樣就將大約全國碳排放總量的75%納入了全國碳市場。同時,要力爭在“十五五”結束前使全國碳市場覆蓋發電、石化、化工、建材、鋼鐵、有色金屬、造紙和國內民用
航空等八個高能耗行業。與此同時,要逐步增加交易品種,逐步推出碳
金融衍生品,探索引入個人和機構投資者入市進行交易,助力提升市場流動性,最大化地發揮碳價格的激勵作用,促進實現全社會綠色
低碳轉型,實現高質量經濟發展,確保以最低的成本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