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論界對制造業的碳中和問題的理解主要從四個方面展開。一是技術創新作用。大量的實證研究揭示,技術創新帶來的制造業技術進步對降低
能源消耗和減少
碳排放有著正向作用,在包括大部分制造業在內的35個工業行業中,技術進步有效提升了能源效率,有效降低了能源強度,減少了工業污染的排放。二是技術進步的回彈效應。長期來看,技術進步也許并不能完全解決制造業的碳排放問題,且技術進步有可能陷入“杰文斯悖論”的困境,即技術進步可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效率改進會導致生產規模擴大,結果反而是增加了對能源的需求。技術進步所提升的效率有可能會通過替代效應、收入效應和產出效應所產生的新需求而被部分甚至完全抵消,即產生回彈效應。三是能源強度作用。制造業由于能源消耗比重高,通過“煤改氣”等能源來源的替代和生產工藝變革帶來的能源強度變化都能有效減少碳排放。四是結構效應。制造業中資源密集型產業、重化工業的快速發展會帶來更多的碳排放,而制造業的增速下降雖然會降
低碳排放強度,但也會拉低經濟增長速度。實際上,制造業綠色發展也同樣面臨以上四方面的挑戰。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