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觀層面。碳中和目標下我國制造業綠色發展在宏觀層面最主要挑戰來源于我國制造業的產業特點。第一,制造業發展程度的制約。目前,制造業仍是國民經濟的主導產業,雖然我國經濟增長對
碳排放的依賴程度已在加速下降,但制造業碳排放進入高位調整期后再次出現上升趨勢。相關數據顯示,我國制造業碳排放量在2014年達到38.6億噸的高位,之后開始逐年下降,但從2019年開始高碳行業的投資和產量開始增長,制造業碳排放量再次攀升。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投資拉動型和要素驅動型的增長模式致使制造業中投資和出口所產生的碳排放強度較大。由內需和外需對比可知,2017年以來,我國近20%的碳排放是為滿足外需服務的。根據2017年的數據測算,我國制造業滿足出口的碳排放量為18.1億噸,占制造業全行業碳排放量的52.3%。出口品中化工、
鋼鐵、金屬制品、通用設備、電氣機械和器材等行業只占出口總額的34.3%,卻占出口產品碳排放量的52.5%,即三分之一的出口品產生了二分之一的碳排放。由此可見,制造業在我國經濟中的重要地位以及制造業在長期發展中形成的出口導向結構,對制造業的綠色發展形成了一定的阻礙。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