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作為市場主體,其行為模式遵循利潤最大化原則或成本最小化原則。在沒有碳中和目標約束時,制造業企業綠色發展的動因完全來自于綠色化轉型帶來的直接經濟收益:由于仍存在享受環境外部性的機會,企業在綠色制造中不會主動采用減排和碳捕捉技術,對
能源效率的關注集中于低成本的替代性技術;由于消費者對綠色產品的碳中和因素的關注較少,企業所參與的綠色產品轉型不會涉及
碳排放限制和能源效率優化。碳中和目標約束的施加,客觀上形成了企業經營環境的外部壓力,從市場和競爭維度加速了企業綠色發展進程。在碳中和目標下,制造業企業會更為主動地進行綠色制造轉型。碳中和目標會帶來能源的綜合成本上升,能源效率和能源利用效率成為更為關鍵的成本因素,因而企業更容易主動獲取節能減排技術、使用替代性能源和重組生產流程以提升效率。正如前期研究所揭示,制造業企業在環境規制下,一方面,強化末端治理,另一方面,加快資本更新并據此提高能源資源利用效率同時優化用能結構,從而實現綠色化轉型。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