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候風險是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高度交叉的領域。盡管地球科學領域、
金融風險領域已有成熟的模型和分析方法,氣候風險因研究對象過于復雜廣泛,目前在世界范圍內仍缺乏較準確的評估模型和計量方法。
在轉型風險方面,當前使用較多的是可計算一般均衡模型(CGE)、綜合評估模型(IAM)、投入產出分析、回歸分析等模型,盡管這些模型復雜程度較大,但均不能對具體行業或商品的影響給出較精確一致的估計。在物理風險方面,各類氣候災害的發生機理和損失類型差異極大,目前物理風險評估通常僅能針對一個區域一種災害進行,對長時間跨度、各類別災害、各地域范圍物理風險的整合評估還少有問津。
氣候風險管理工具是一個亟待創新的領域,隨著氣候風險基礎數據的不斷夯實,基于復雜網絡、動態模擬等方面的精準氣候風險分析計量工具有望出現。
下一步,金融管理部門應從金融機構公司治理、內部控制、資本和流動性管理、風險監測與評估、壓力測試等方面提出對氣候風險管理的可操作性不斷提高的微觀審慎監管要求,促進金融機構建立有效的氣候風險管理體系,建立健全氣候風險非現場監管和現場檢查工作體系。同時,不斷完善氣候風險信息披露,促進市場約束更好發揮作用。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