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ESG的理念很流行,氣候風險的話題很熱門。然而,相比于信用風險、市場風險、操作風險等傳統風險類別,氣候風險的應對在公司治理、制度體系、獎懲機制、計量評估、報告披露、監督管理等方面還存在不少的短板和空白。
下一階段,
金融機構需在經營路線規劃、風險偏好設定、業務和客戶準入、規模和限額計劃、定價和準備計提、激勵和制約機制、內外部監督檢查等經營管理的方方面面納入對氣候風險的考量。要將助力綠色轉型和防控氣候風險傳導到具體業務決策和敞口管理中,既不能將綠色轉型停留在報告里,又要避免虛假綠色投資,還要做好風險定價,避免出現有些國家已經發生的“洗綠”“躺綠”“綠色泡沫”“作秀跟風”等現象。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