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報道,過去兩年,全國多地上市公司、中介、碳資產管理公司都在儲備林業、分布式光伏、甲烷減排等項目,預計CCER市場規模最高可達上萬億元[30]。
氣候未來創始人、《碳中和時代》作者汪軍告訴《知識分子》,CCER受關注最主要的原因是它可以讓更多的普通人參與到
碳市場,大家期待自己身邊的一些資源能夠變成CCER,從而變現。目前國內使用碳抵消的多為國央企和頭部上市公司,更多的參與者也可以帶動整個市場的廣泛性和活躍度。
汪軍補充說,CCER雖然叫做自愿減排機制,但是在中國也用于強制
碳交易市場的企業履約。所以它既可以用于自愿市場減排也可以用于政策下的強制碳市場。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