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2月30日,中國生態環境部發布《全國
碳排放權交易市場第一個履約周期報告》[10]。報告梳理了中國
碳市場體系建設進展,全面介紹了市場交易和履約情況,同時聲明將逐步擴大行業覆蓋范圍和豐富交易品種。
相比碳稅,碳市場起步較晚,全球首例是2005年開始運行的歐洲碳排放交易體系(EU ETS)[11]。兩年后,美國西部7個州和加拿大中西部4個省簽約成立西部氣候倡議(WCI)[12],建立了涵蓋多個行業的綜合性碳市場。2009年,美國東部11個州啟動區域溫室氣體倡議(RGGI)[13],成為美國第一個以碳市場為基礎的強制性減排體系。中國也于2013年啟動七個試點碳市場,建立了各具特色的
碳交易體系,為2021年運行的全國碳市場提供借鑒。雖然碳市場的發展沒有碳稅成熟,但其收入已于2021年首次超過碳稅收入,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市場碳價比固定價格工具上漲更快,短期減排效益或許更高。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