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6月22日,歐洲議會表決通過碳邊境調節機制(Carbon Border Adjustment Mechanism, CBAM)[18],建立了全球首個“碳關稅”法案。同年12月13日,歐洲議會與歐盟理事會、歐盟成員國政府達成臨時協議,確定于2023年10月1日起實施CBAM。標志著歷經一年多的反復協商,CBAM法案生效終于進入倒計時。
CBAM是歐盟“Fit for 55”一攬子減排政策[19]的一項核心內容,用以確保歐盟產品和進口產品的碳價對等,防止因全球氣候政策不平衡導致的碳泄漏。在最新協議中,CBAM重新確定了適用范圍,除原定的
鋼鐵、
水泥、鋁、化肥和電力的直接排放外,還增加了氫能、特定條件下的間接排放、特定前體和某些下游產品(如螺釘、螺栓等鋼鐵制品)。在2023-2025年的過渡期間,歐委會將評估是否擴大征收范圍至有機化學品、塑料等碳泄漏風險商品,以及間接排放核算方法和其他下游產品的可能性。最新協議還明確了免費配額的淘汰機制,從2026年1月1日制度正式生效起,免費配額將按比例每年削減,直到2034年全部淘汰,同時EU ETS機制下的免費配額削減也將同步進行。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