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
碳排放權交易須根據每個排放源的歷史排放情況合理分配配額,這對時間和設備的數據基礎要求很高。而碳稅是根據邊際成本設定一個稅率水平,且該稅率在一段時間內不會變化,相比
碳市場不用太多數據支持,但稅制出臺和調整都需要經過嚴格的政治程序,政治成本較高。另外,碳市場是一個新興市場,對
金融風險的監管能力有較高要求,相反碳稅沒有復雜的市場產品和交易規則,可以依托各國原有的稅收監管體系。從收益的角度看,碳稅作為政府稅種之一,可以顯著增加財政收入,但它的間接影響和減排效果存在諸多不確定性。碳市場在運行初期通常采用免費發放配額的方式,幾乎不產生財政收入,但碳排放權作為一種市場可交換的產品,具有天然的金融屬性,能夠吸引銀行、基金、企業更多參與,提高資源配置的效率。不過成本與收益如何權衡,還要依照不同地區的定價機制設計、金融經濟和技術條件具體分析。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