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定價機制的實質是將
碳排放的社會環境成本歸還給排放者,也就是所謂的“污染者付費”,通過發揮價格的信號作用使經濟主體為排放埋單,從而引導生產、消費和投資向
低碳方向轉型。大體來說,碳定價機制分為顯性和隱性兩類。顯性碳定價是對特定產品或活動產生的排放量實行直接成比例的價格激勵,主要通過政府層面的
碳市場(emissions trading systems, ETS)與碳稅(carbon taxes)、企業層面的內部碳定價和個人層面的碳普惠機制實現;隱性碳定價是改變與排放相關產品的價格的工具,通常被用于其他社會經濟目標(例如解決空氣污染),與碳排放量不成正比,但依舊提供了一個碳價信號,常見的有燃油稅、燃油補貼和商品稅。下文將根據不同機制進行展開說明。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