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月28日,中國國家發改委等七部門聯合印發《促進綠色消費實施方案》[28],指出要進一步激發全社會綠色電力消費潛力。6月10日,
江蘇省印發《促進綠色消費實施方案》[29],明確到2025年,高耗能企業電力消費中綠色電力占比不低于30%。綠電綠證或成為企業新剛需。
2017年國家發改委為引導社會消費綠色電力,拓寬可再生
能源補貼資金來源渠道,聯合財政部和能源局發布了《關于試行可再生能源綠色電力證書核發及自愿認購交易制度的通知》,明確從2017年7月起在全國范圍內試行綠證自愿認購制度。發電企業可以通過綠證出售將可再生能源的環境價值變現,以此激勵零排放發電項目的建設。
與顯性碳定價不同,綠證解決的是能源結構調整問題,價格反映的是電能價值和環境價值溢價,與溫室氣體排放量不成正比。但它可以通過綠電價格影響能源供給端的火電需求量,進而間接影響電力行業
碳排放。
根據中國綠證認購平臺披露[30],2021年綠證銷售量最大的項目為國家電投中電朝陽500兆瓦光伏發電平價上網示范項目,共售387668張綠證,收益約1946萬元人民幣。其次為濱州沾化通匯30萬千瓦平價上網光伏發電項目的87074張,收益約43.7萬元人民幣。2021年以來,綠證在政策的積極推動下,交易率有了較大程度的提升。據華經產業研究院數據,2021年1月,風電、光伏及總體交易率分別為1.30%、0.03%、1.19%,而2022年6月9日,這三個數據分別提升至12.30%、76.73%、27.87%。隨著未來能源結構的綠色轉型和綠證應用場景的拓展,中國綠證消費水平還將不斷提高。
國際綠證種類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