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數字資產,指基于
區塊鏈技術發行、登記、存儲、持有、轉讓或交易的新型無形資產。這些資產以數字化的形式存在于特定系統中,作為價值或權利的數字化表示(Digital Representation),被產業界稱為加密資產(Crypto Asset)、加密通證(Crypto
token)等。考慮到區塊鏈系統和應用的多樣性,以及這些系統和應用中的數字資產的多樣性,盡管現階段無法給出區塊鏈數字資產的精確定義,但是基于區塊鏈系統而存在的數字資產具有無形性、加密驗證機制、使用分布式賬本、去中心化、共識算法等典型特征,這使其顯著區別于傳統網絡虛擬財產和實體資產。
滿足這些特征的區塊鏈數字資產一般可分為鏈上原生資產和鏈上映射資產兩類,前者一般可分為同質化通證(Fungible Token)和非同質化通證(NFT)兩類,后者則一般代表區塊鏈系統之外的某一權利,有現實價值做背書,可以看作是“容器”型通證。[5]
由于第二類數字資產帶來了新的法律復雜性,要重
新界定厘清鏈上資產與鏈外資產之間的關系,即要回答當此類加密資產在鏈上轉讓后,對處于現實世界中的相應鏈外資產的所有權等權益有何影響。這本質上涉及此類加密資產能否被認定為不動產登記、倉單、提單、債券、股票、息票等的物權憑證,更進一步則涉及區塊鏈的應用是否會推動更廣泛的債權物權化現象。囿于篇幅,本文只討論第一類數字資產,即區塊鏈原生數字資產的財產屬性。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