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昕認為,我們通過實現碳達峰碳中和來確保地球宜居、宜業,其核心是實現高質量發展,對我國來說它意味著社會經濟,包括產業結構、
能源消費結構、生活方式都要進行一場全面深刻的綠色
低碳轉型,要求構建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的經濟體,要求進行生產力的變革;這個生產力的變革是什么呢?就是把
碳排放的空間變成發展的資源,從而這個資源是具有稀缺性的;確立了碳達峰碳中和的目標,就是明確了碳排放空間資源的稀缺性要求,因此必須優化配置碳排放空間資源。推動實現碳達峰碳中和要靠科技創新和市場機制雙輪驅動,其中,市場機制是優化配置碳排放空間資源最有效的手段。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