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麥肯錫預測,2025年,數字員工市場規模將達到6.7萬億元;2030年,中國因流程自動化而需要轉換職 業的工人數量預計達到1億人,占2030年勞動力的12%。
目前,國內外銀行
金融機構紛紛在運營條線(自動化開 戶、自動化年檢等場景)、信貸條線(信貸信息自動化錄 入、比對等場景)、財務條線(財務報表自動化生成、發 票自動化驗真等場景)等領域引入數字員工,通常各個業 務單元自動化程度在30%~70%之間。日本三井住友銀行 自2017年開始利用數字員工進行工作,近年來已累計通過 定制化“聘任”1600余位數字員工入職各個部門開展自動 化工作,累計節省工時數350萬,累計釋放人力資源1750 人,客戶服務體驗也極大改善。
近年來,作為金融科技創新應用實踐,數字員工在我國大型國有銀行(以建設銀行 為代表)、全國股份制商業銀行(以民生銀行、興業銀行 為代表)、城商行(以
江蘇銀行為代表)、農商銀行(以常熟農商銀行、
蘇州農商銀行為代表)得以廣泛應用。數字 員工戰略成為行業未來五年發展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改 變著銀行服務的底層邏輯。
一是隨著金融科技成熟度和場景融合度不斷提升, 商業銀行人力資源配置將會逐漸減少 “人手”崗位, 不斷增 加 “機腦”崗位。 數字員工借助
人工智能技術集成了“看 懂文字”“聽懂語言”“做懂業務”的工作能力,在銀行業 實現場景化廣泛應用,形成數字化生產力,重構著商業銀 行傳統的人力資源體系。目前,商業銀行數字員工廣泛應 用于銀行業的賬戶管理、信貸、交易清算、財務、客服、 監管內控等多個業務場景,涉及銀行前臺、中臺、后臺諸 多業務部門,提高了業務效率和用戶體驗。通過對自然人 員工崗位職責的部分替代,實現人機協同、人機交互、人 機融合,將高精專的人才資源解放出來從事更具創新性的 工作,提升了自然人員工的幸福感和價值感,優化了現有 人才梯隊結構和人力資源體系。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