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挖礦是從“源頭”且低成本獲得比特幣的方式。傳統的電子支付方式依賴于轉賬雙方共同信賴的第三方(例如銀行),其典型過程為銀行在交易發送人開設在本行的賬戶中減記轉賬金額,在交易接收人在本行的賬戶中加記相關金額。比特幣致力于成為點對點的電子現金系統,它實現價值傳輸的方式是由全網所有用戶見證用戶之間的轉賬交易,來防止資金的雙重支付,它是全網分布式維護的賬本。所謂“挖礦”,即是使用作為“礦機”的計算機解答比特幣系統給出的加密題爭奪比特幣賬本的記賬權,將交易打包進區塊,區塊前后相連,形成“鏈”。
1)挖礦是比特幣的發行方式。比特幣系統會向獲得記賬權的礦工發放區塊獎勵。比特幣全網大約每10分鐘出1個塊。挖礦難度是動態調整的, 每挖2016個塊便會做出一次調整,調整的依據是前面2016個塊的出塊時間,如果前一個周期平均出塊時間小于10分鐘,便會加大難度,大于10分鐘,則減小難度,目的是為了保證系統穩定的每過10分鐘產出一個塊,所以難度調整的時間約2周(2016 * 10 分鐘),所有這些規則均是開源代碼規定。
每出1個區塊系統獎勵50個比特幣,這一獎勵大約每4年減半一次。2012年11月和2016年7月分別發生過減半,當前區塊獎勵為12.5個比特幣,預計下次減半將發生在2020年5月。即當前每天全球比特幣礦工將獲得總計約1800個比特幣的區塊獎勵。
比特幣通過這種方式完成“發行”,數量大約為2100萬個。截止到2019年8月31日,已有1791個比特幣被挖出。除了區塊獎勵,礦工還會得到交易發送方支付的手續費。理論上2140年最小單位的比特幣將被挖出,屆時礦工所得將僅為交易手續費。
根據Coinshares,2018年比特幣礦工共獲得了55億美元的收益,其中52億美元為區塊獎勵收益(占97%),3億美元為礦工費獎勵(占3%)。
當前礦工能從每個區塊獲得手續費約為區塊獎勵的1.7%。比特幣全網過去24小時的區塊獎勵和交易手續費分別為1913btc、34.04BTC,共約1879美元。
2)挖礦能低成本獲得比特幣。2017年12月,比特幣價格創歷史新高,逼近2萬美元,其后急轉直下,2018年11月,跌至約6000美元,但這期間比特幣全網算力一直在上漲。直到2018年11月,6000美元的低點出現,比特幣算力才開始下降。理論上,比特幣價格下跌,則礦工收益減少,全網算力應當削減,如此落差,何以出現?
相當一部分礦工的實際挖礦成本較低,當前的主流礦機螞蟻S9在2018年熊市時的價格從年初的萬余元一度跌至1000元左右,如果以較低的價格入手了礦機,又有便宜的電力來源,即便幣價下挫至6000美金,仍可以勉強支撐,但不少礦機由于挖礦成本較高,或對幣價預期更悲觀,選擇了關機、停止挖礦。
但比特幣價格跌破6000美元,算力終于走入下跌通道也說明了,相當一部分礦工在6000美元左右無利可圖。“6000美元”在某種程度上,可能是大部分礦工的成本線。而本報告寫作時,比特幣價格已回升至1萬美元左右,相較于此時只能從二級市場以1萬美元價格購入比特幣的投資者而言,礦工或許能做到低成本獲得比特幣。
3)挖礦是一種投資行為。在二級市場購買比特幣,當前成本價約為10000美元,但如果采取挖礦的方式,有機會獲得較高收益率。假設在2019年8月25日以3050元的價格購入阿瓦隆礦機A911(19.5T,1750W),幣價為72952元,每T收益為1.8元,電費為0.3元/kwh,每日凈收益可達78元,回本周期為179天。
注:T(TH/s)是礦機算力的一種單位,表示每秒礦機能進行10^12次哈希計算。1EH/s=10^18H/s;1PH/s=10^15H/s;1TH/s=10^12H/s;1GH/s=10^9H/s;1MH/s=10^6H/s;1KH/s=10^3H/s。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