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礦池:集合算力,為礦工收益“兜底”
如前所述,礦工挖到比特幣的概率與其算力占全網算力的比例正相關。在算力居高不下的當下(一度超過80EH/s,相當于590萬臺算力為13.5T的螞蟻S9礦機),算力較少的礦工挖得比特幣的概率十分微小。礦池通過集合算力,提高了礦工獲得比特幣獎勵的概率。之后,礦池會基于礦池的礦工的計算力貢獻分配挖礦報酬,有平滑礦工收入的功能。
比特幣上線后的第二年(2010年),世界上最早的礦池SlushPool出現;2013年,中國第一家礦池——F2Pool(魚池)上線,開始對外提供服務,此后AntPool、btc.com、viaBTC、BTC.TOP、幣印礦池等也逐步成為知名礦池。比特幣礦池集中度較高。前7家礦池擁有全網近8成算力。

礦池的營收來源較為單一,只有接入服務費一種,它從礦池挖得的比特幣獎勵和獲得的交易手續費中扣除,一般為比特幣收益的1%-5%。也就是說,礦池以加密貨幣形式收取服務費。因此,影響礦池這一商業模式的主要因素除了其算力占全網算力的比例,還有比特幣價格。由于礦池的收入是比特幣,在一個礦池的算力占全網算力的比例較為固定時,幣價波動對其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具體來說,當礦池需要用法幣繳納房租、電費等支出時,需要將比特幣收入兌換為法幣,此時如果比特幣價格下跌,則礦池會受到較大負面影響。

在一些礦池服務費結算模式(如PPS、PPS+、FPPS)下,就算礦池自身發現有效區塊,也會向礦工支付收益。也就是說,在前述情形下,礦池承擔了挖不到幣的風險,有“墊付”比特幣的意味。如果礦工本身算力較多,且對礦池墊付比特幣的需求較小,則選擇礦池的動力較弱。
我們看好以下礦池:1)營銷能力較強,善于獲取礦工資源;2)安全防護能力強;3)有足夠的資金實力。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