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新電池法》,自2024年7月起,動力電池以及工業電池必須申報產品碳足跡,需要提供電池廠家信息、電池型號、原料(包括可再生部分)、電池碳足跡總量、電池不同生命周期的碳足跡、碳足跡等信息;到2027年7月要達到相關碳足跡的限值要求
《公共關系與中國企業ESG發展行業倡議》呼吁社會各方共同參與,積極賦能中國企業ESG實踐與傳播,向世界展示中國企業高質量發展成果。倡議做ESG理念的踐行者,助力企業提升ESG意識,構建ESG企業文化;倡議做ESG理念的傳播者,努力創新ESG傳播
全國碳市場設計時,已經考慮覆蓋發電、鋼鐵、建材、有色、石化、化工、造紙、航空八大行業,但目前僅納入發電行業。由于單一行業內的技術水平、要素結構、風險因素等方面較為相似,導致碳市場存在潛在的結構性風險,不利于實現全社會低成本減排。
目前,配額基準線設置在鼓勵先進機組的同時,兼顧了小機組和特殊機組的生存需要,但對大容量、高參數、低排放和深度調峰機組的正向激勵作用不夠。如,600MW機組整體配額不足;燃氣機組配額激勵不夠;配額分配方案的負荷率修正系數僅對純凝機組適用,會出現部分大容量機組因供熱量較小導致在純凝狀態下配額減少的問題。
基準線的收緊尺度和更新時間尚不明確。碳市場政策缺乏連續性,市場無法形成穩定預期,企業難以決策,容易導致市場流動性不足,增大企業履約難度。
北京市經信局有關負責人表示,將研究出臺新一輪綠色低碳政策,重點聚焦無人駕駛毫秒級響應、人工智能大模型等重點技術領域節能減排,支持有條件的企業和工業園區探索碳中和實現路徑。點“綠”成金,讓綠色動能更充沛
促進數字貿易改革創新發展。建設全國溫室氣體自愿減排交易市場,支持服務業在綠色發展中發揮更大作用。推動服務貿易與現代服務業、高端制造業、現代農業融合發展,釋放更多創新活力
近日,上海市生態環境局制定了《上海市碳排放管理辦法(草案)》,并公開征求意見。該辦法中指出,碳排放交易標的包括上海本市的碳普惠減排量和經市生態環境部門批準的其他碳排放交易品種。并提出,上海市將通過對個人低碳行為和企業、社區、家庭的中小
全國溫室氣體自愿減排交易市場的交易產品是國家核證自愿減排量(CCER)。對于其重啟,大多數專家都樂見其成。“CCER重啟是必然的。自愿減排交易市場是強制碳市場的補充,有利于遵約市場、企業實現低成本減排、促進可再生能源發展和應對氣候變化。從國際和國內看
配額分配的差異化管理下,低效火電機組將逐漸退出,企業可承受的配額價格上限也會隨之提高。目前碳價在理論上仍有較大的波動空間,但拘于全國碳市場交易體系有待完善、市場交易活躍度不高等問題,非配清繳期碳價窄幅震蕩仍將維持較長時間
2021 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首次提出要推動實現“雙控”制度轉型:“新增可再生能源和原料用能不納入能源消費總量控制,創造條件盡早實現能耗‘雙控’向碳排放總量和強度‘雙控’轉變,加快形成減污降碳的激勵約束機制,防止簡單層層分解
完成八大行業全覆蓋后,全國碳市場的年度配額總量有可能會從目前的 45 億噸擴容至 70 億噸,覆蓋我國二氧化碳排放總量的 60%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