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額拍賣為政府創造收入,可用于開發和支持減排項目。我國全國性碳市場目前采取自下而上的方式確定配額總量,北京、天津、上海、廣東、湖北、深圳的區域碳市場則采取總量控制。全國性碳市場擴容基本完成后大概率將擇機引入總量控制以適應減排目標
擴大市場開放程度。碳市場發展相對成熟后,應逐步引入機構投資者和個人投資者參與碳交易,快速提升市場體量。 第三,豐富產品類型。證監會在 2022 年 4 月 12 日已發布《碳金融產品》(JR/T 0244—2022)標準,未來將有序發展碳金融工具和產品
根據 2019-2020 年全國火力發電量和熱電機組供熱量的關系,可以計算出全國整體熱電比約為 0.13,并假定該值為配額管理范圍內各機組的熱電比,不考慮修正系數,根據各機組配額比例以及對應基準值可推算出各機組供電(熱)量比例
2005 年開始,我國主要通過國際 CDM 項目參與自愿減排市場,即發達國家通過提供資金和技術的方式,與發展中國家開展項目級的合作,通過項目實現“經核證的減排量”(CER)。2012 年,歐盟宣布從 2013 年開始只接受最不發達國家新注冊的CDM項目
據易碳家了解到,由于大型發電企業的惜售情緒,市場整體呈現出交易活躍度低的問題,且大部分控排企業尚未將碳配額當作一種生產要素納入日常生產運營考慮,碳交易主要以履約為目的,較少考慮保值增值。
全國碳交易市場采用“雙城”模式,交易中心設在上海,碳配額登記系統設在武漢。碳排放配額可以采取協議轉讓、單向競價或者其他符合規定方式交易。協議轉讓包括掛牌協議交易和大宗協議交易,買方申報單筆不小于 10 萬噸必須采用大宗協議交易
目前我國強制配額市場的管理對象為年排放達 2.6 萬噸二氧化碳當量(綜合能源消費量約 1 萬噸標準煤)及以上的發電企業,發電機組包括純凝發電機組和熱電聯產機組,并分為 4 個等級類別,純供熱設施不在管理范圍內。 配額數量采用基準法進行核算
我國碳市場分為強制配額市場和自愿減排市場。 強制配額市場的交易標的是 CEA(Chinese Emission Allowances),即碳排放配額,簡稱碳配額。強制配額市場是從區域試點碳市場開始發展起來的,全國性碳市場在2017 年以發電行業為突破口正式建立
碳排放權,即依法取得的向大氣中排放溫室氣體的權利,這一概念源于排污權,其思想核心是根據一定的碳排放量向各個廠商分配排放權,從而有效滿足一個地區特定的總量排放水平或滿足一個確定的環境標準,且準許持有排放權的廠商進行交易
隨著應對氣候變化職能調整和試點工作的不斷深化,《管理辦法(修訂)》對碳排放權交易主管部門進行了調整,由北京市生態環境局負責相關工作的組織實施、綜合協調與監督管理。同時,設定區生態環境主管部門職責。《管理辦法(修訂)》指出,區生態環境主管部門
為實現“雙碳”戰略目標,我們應用負排放技術抵消二氧化碳的正排放技術,使環境處于“碳吸收”等于“碳排放”的平衡狀態。而生物質能-碳捕集與封存則是“碳吸收”環節中一項較為直接且有效的負碳技術。
日前,國家發改委公布我國“雙碳”三年成果:構建完成碳達峰碳中和“1+N”政策體系;推動構建煤、油、氣、核及可再生能源多輪驅動的能源供應保障體系;大力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以太陽能電池、鋰電池、電動載人汽車為代表的“新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