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德銓:獵問第六發。央行法定
數字貨幣曾被認為會有比較快的進展,社會的期望值也高,畢竟央行取得了世界前列數量的
區塊鏈專利,甚至一度有數字法幣試驗的傳言。如今,這一話題似乎也涼了。也有學者認為,要等到
區塊鏈技術迭代到第10代的時候才有可能落地數字法幣。您怎么看這一領域的進展?
于佳寧:這個問題我并沒有實質性參與過,所以只能談一些個人非常粗淺的看法。
如果中國人民銀行要發行法定數字貨幣,把現鈔數字化,這是把所有這些法定貨幣的功能,包括法律功能、通貨功能、流動性、央行監管等功能全部數字化,才是數字法定貨幣。這個過程的實現確實還需要一定的時間。
中國人民銀行數字貨幣研究所前所長姚前曾表示,穩定代幣產品的逐步成熟與推廣普及,有可能對宏觀
金融管理造成影響,值得貨幣當局和監管部門高度重視。
在姚前的系列文章中,我們看到這樣一些觀點:其一,穩定代幣較之其他虛擬貨幣產品,與支付清算、貨幣市場、跨境資本流動等中央銀行業務的潛在關聯性更強。其二,穩定代幣可能對跨境資本管理框架帶來挑戰。其三,政府監管的穩定代幣與民間穩定代幣或有質的不同。其四,在數字資產的世界里,數字法幣的缺失是問題的根本,穩定代幣的出現一定程度上是這一癥結的體現。
我想說的是,在數字金融與數字貨幣領域,一場新的沒有硝煙的“貨幣戰爭”已經打響,如果不盡早升級整個金融體系和監管體系,這樣的貨幣戰爭難以應對。
我們國家在區塊鏈方面一度非常領先,但是現在不管是從技術創新、實際應用以及監管措施方面,領先優勢已經不再,甚至已經跌落到第二梯隊。在一些方面與第一梯隊的國家,甚至已經有了兩年左右的差距。在這種情況下,要想實現快速的趕超,已經非常困難,但并不是沒有希望。在區塊鏈領域的改革迫在眉睫。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