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創投檢索發現,有多個公開文件或政策性新聞直接指向“虛擬貨幣”交易與
ico行為。系列文件不僅給這兩種行為做出了定性,并提示了相關法律風險。
2017年8月30號,中國互聯網
金融協會發布《關于防范以各類ICO名義吸收投資相關風險的提示》,提醒投資者,國內外部分機構采用各類誤導性宣傳手段,以ICO名義從事融資活動,相關金融活動未取得任何許可,其中涉嫌詐騙、非法證券、非法集資等行為。
2017年9月4日,中國人民銀行、中央網信辦、工業和信息化部、工商總局、銀監會、證監會、保監會聯合發布《關于防范代幣發行融資風險的公告》。《公告》明確指出,大量涌現的ICO活動涉嫌非法,其嚴重擾亂了經濟金融秩序。《公告》要求各類代幣發行融資活動應當立即停止,已完成代幣發行融資的組織和個人應當做出清退等安排,合理保護投資者權益,妥善處置風險;任何所謂的代幣融資交易平臺不得從事法定貨幣與代幣、“虛擬貨幣”相互之間的兌換業務,不得買賣或作為中央對手方買賣代幣或“虛擬貨幣”,不得為代幣或“虛擬貨幣”提供定價、信息中介等服務;各金融機構和非銀行支付機構不得開展與代幣發行融資交易相關的業務。
2017年9月13日,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發布《關于防范比特幣等所謂“虛擬貨幣”風險的提示》。文件指出,比特幣等所謂“虛擬貨幣”日益成為洗錢、販毒、走私、非法集資等違法犯罪活動的工具,投資者應保持警惕,發現違法犯罪活動線索應立即報案。
2018年1月12日,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發布《關于防范變相ICO活動的風險提示》,提醒相關責任主體不要從事變相ICO活動。
2018年1月26日,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發布《關于防范境外ICO與“虛擬貨幣”交易風險的提示》。文件稱,境內有部分機構或個人還在組織開展所謂的幣幣交易和場外交易,并配之以做市商、擔保商等服務,實質屬于“虛擬貨幣”交易場所,與現行政策規定明顯不符。
2018年7月9日,中國人民銀行公布虛擬貨幣交易平臺與ICO平臺退出數據。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