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9日,中國人民銀行召開下一階段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工作部署會議的消息,再次將“幣圈”推到了風口浪尖。盡管此前ICO(代幣融資)行為已被中國人民銀行等機構做了定性,但此次被納為專項整治對象之一,震撼效應不言而喻
金融法律規范對金融新業態如互聯網金融等規制相對滯后。姜淑珍舉例,如近期出現諸如“華強幣”、“五行幣”等以虛擬貨幣為噱頭的違法犯罪活動,央行等七部委于2017年9月4日聯合發布了《關于防范代幣發行融資風險的公告》,及時提醒公眾警惕代幣發行
據了解,2014年至 2018年Q1,國內共發生區塊鏈融資事件數 229 起,融資總金額27.78億。2017年,投資機構共投入 12.71億元,完成 100 次投資。 2018年僅過了一個季度就有 58起投資事件
近期,國內通過發行代幣形式包括首次代幣發行(ICO)進行融資的活動大量涌現,投機炒作盛行,涉嫌從事非法金融活動,嚴重擾亂了經濟金融秩序。為貫徹落實全國金融工作會議精神,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防范化解金融風
去年夏天,我們不斷聽說有關 ICO(代幣融資)的零星消息。通過 ICO,創業者銷售新的加密貨幣去融資。我們看到了許多警告:在 ICO 中銷售的某些加密貨幣 可能被視為證券,而明星代言 ICO可能是非法的。這樣的警告接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