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了解,2014年至 2018年Q1,國內共發生區塊鏈融資事件數 229 起,融資總金額27.78億。2017年,投資機構共投入 12.71億元,完成 100 次投資。 2018年僅過了一個季度就有 58起投資事件,投資總額 6.81億元,占到上一年的一半以上。 由此可見,區塊鏈領域中的股權融資金額隨著行業熱度的增加迅速增長。

通過統計tokendata公布的代幣融資數據得出,在2014年至2018Q1期間,全球通過代幣融資募集的區塊鏈項目共有1490個,共募得資金約90.45億美元。


代幣融資充滿“優勢”,但如影隨形的,其顯性和隱性的風險也更為突出,主要體現在以下四個方面:
?項目估值難以確定
代幣融資項目因缺乏各方面資料,盡職調查可獲得的信息極其有限,因此項目的估值難以確定。在目前行業熱度較高的情況下,眾多項目故意抬高估值,都面臨著破發的危險。
?信息極度不對稱
同樣的,除了創始人團隊,投資人幾乎無法驗證其他任何資料或信息,項目的成功與否基本以創始人團隊的技術開發能力、經營管理能力為保障。因此,投資人所處地位十分被動。
?法律和監管滯后
目前關于代幣融資的各項法律以及監管措施尚不成熟,各國政府對此的態度也不盡相同。投資人一旦在參與代幣融資過程中遭受損失,將很難獲得法律和政策的保護。
?項目欺詐風險
除了區塊鏈項目本身常因技術難以實現、經營不善等問題導致失敗之外,許多代幣融資項目還存在欺詐風險。其中一類是趁著行業熱度,以區塊鏈技術和代幣融資的噱頭“圈錢”,本身并不了解區塊鏈及其應用價值;還有一類是本身了解區塊鏈技術,但故意夸大技術研發能力,或通過偽造行業知名機構和名人背書來吸引投資人。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