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碼即法律,如今這種說法變得很時尚(Wu,2003)。這些年隨著互聯網日益普及,我們對數字技術的依賴日益加深,通過技術規則取代現行法律和法規的趨勢開始慢慢形成。
因為,法律法規只能通過國家干預進行事后救濟,而技術規則可以通過代碼進行事先預防。法律與代碼在互聯網社會下的功能和作用可謂高下立判。
然而,將法律規則轉化為技術規則的做法并非易事。法律規范是一種本質上模棱兩可、用語言書寫的一般規則;技術規范與法律規范相反,它只能通過代碼表達,也必然依賴算法形式和數字模型。
所以,代碼規范比其包含的法律條款更為具體,也比較“刻板”。
將法律規則納入技術規則是一個復雜而微妙的過程,不僅可能會對法律制度產生重要影響,而且可能實際影響到我們對法律的看法。
雖然在數字世界中,代碼越來越多地模擬甚至取代法律某些傳統職能,但是在過去的幾年里,特別自
區塊鏈技術和智能合約出現以來,法律也逐漸顯示出代碼的一些特征。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