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法律不同的是,代碼的執行非常嚴格,代碼也具有很強的侵入性。因此,如果設計不合理,那么通過代碼進行監管可能會事與愿違,損害個體權益。
迄今為止,法律已經找到了管理代碼的方法,從而可以限制其潛在的破壞力。然而,
區塊鏈的分散性以及智能合約代碼屬性導致在法律責任和可規范性方面產生了新的難題。正如法律無法阻止生物病毒傳播一樣,法律也無法簡單地通過一紙法令就阻止軟件開發商的自主研發。
至少,我們應當謹慎審視自動化法律治理的前景,雖然它可能會開辟新的天地,但是我們還是無法完全預見它可能會帶來的惡果。更為重要的是,雖然通過自動化執行法律我們可能獲得更高的效率和提高公開透明度,但是也許我們最終可能會犧牲掉人類的自由和民主(Wright,De Filippi,2015)。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