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架構主要的特點是采取分布式的帳本技術,多中心、有中介,由于市場規模和資本投入的優勢,我們國家基于
聯盟鏈架構
區塊鏈技術的研發和應用走在全球前列的。現在實驗運用的領域涉及
金融、物流、慈善
公益場景,包括資金清算、
供應鏈金融、資金托管等等。
一方面是建立多維度直接交付的架構,就是在參與方多,高復雜性的金融交易場景中,構建多維度直接交付的架構和加密的數據網絡,實現眾多參與方之間零距離、零時差的交通,可以做到協同治理、共享信息、規避校驗、精簡流程、提高效率、節約成本,比較好的案例,比如郵政儲蓄銀行的資產托管系統、微眾銀行的貸款和管理對帳系統,平安銀行的金融一帳通等等。
另一方面是建立可信數據的登記與正式平臺,比如中超絡譜區塊鏈分析平臺,螞蟻區塊鏈可信數據存證平臺等等。盡管如此,我覺得這種聯盟鏈的發展也還有一些問題是需要進一步不解決的。
一是隱私保護技術,在區塊鏈的共識機制下,我們怎么樣來屏蔽敏感信息,提高組合簽名、零知識證明等密碼學技術的信任和效率,目前我們覺得還需要進一步提升。
二是真實性的監督機制,你把金融資產放到區塊鏈上交易,進入這個區塊鏈以后可能是難以改變的,但是在上鏈以前和上鏈的環節你怎么樣確保這些數據和資產的真實性和完整性。我們把區塊鏈技術用于各類溯源的時候能不能真正形成閉環,避免信息的失真,防止投機詐騙。
三是區塊鏈智能合約技術,我們怎么樣避免智能合約的技術漏洞,同時實現可控的業務邏輯的修正和合約的升級。智能合約是整個區塊鏈技術應用非常關鍵的環節,如果說智能合約存在技術漏洞那可能對一部分交易者是不公平的。另外,當我們發現智能合約有漏洞、有問題的時候,我們怎么樣能夠實現可控的業務邏輯的修正和合約的升級。
四是密鑰的技術,密鑰安全是區塊鏈可信的基石,私鑰是迷信的,在這樣的技術架構中,怎么防止私鑰被竊取或者惡意刪除,這個私鑰丟失了能不能予以補救。現在有些解決方案,這些方案需要進行研究。
五是區塊鏈的架構在規模化的商業應用中,區塊鏈技術平臺不可能獨樹成林,怎么樣實現無縫可靠的鏈接也是需要我們研究的問題。而且我也認為在金融業大規模應用方面,區塊鏈還需要突破技術瓶頸,金融業是經濟的樞紐、百姓的錢包,金融的交易高頻率、大規模的特征,所以金融科技必須立足于規模化和可靠性。
由于目前還存在這樣的技術瓶頸的限制,所以當前區塊鏈技術尚未形成顛覆性的競爭優勢:
(1)數據處理能力有限,不能滿足大規模高頻次交易的需求。 (2)區塊鏈底層技術架構與現在金融IT系統繼承協同的程度不夠高,升級維護并不那么靈活。 (3)區塊鏈共識機制分布式能力、密碼學等等核心技術不斷更新,學習成本高,人才培養和實踐經驗積累周期長。 (4)區塊鏈技術標準化建設和法規建設目前尚未統一標準和規范,量算資產和智能合約有效性未能得到法律保護,分布式架構下的責任主體不明確,監管難度大。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