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召:你現在的項目比原鏈(bytom)是做哪一塊呢?
段新星:“比”就是指“比特” (Byte),“ 原”就是指“原子”(atom),比原鏈象征物理世界和數字世界兩個世界的連接,我們希望做一個資產互聯網的底層協議,多元資產的交互協議。
段新星:我們是做垂直領域的底層技術公鏈,為資產上鏈提供技術服務:包括資產的標識、登記,以及資產在鏈上交易打包、確認等。至于客戶是金融的股權、債券,或者非金融的文化版權、收益權、分紅權,我們做底層協議的倒關注得不多。這些資產在底層的抽象層面反而是比較一致的。
李召:你們團隊有多少人?
段新星:三十多人,以開發者為主。
李召:社區的開發者和志愿者,其他國家的參與多嗎?
段新星:美國和韓國的多一些,也有其他歐洲國家的 如 匈牙利、俄羅斯的更多是大陸的,有些來自騰訊、快手、抖音等公司。
李召:比原鏈這種公鏈跟BAT 、快手、抖音有什么關系呢?
段新星:沒有關系,純粹他們的業余愛好。就像很多知名的軟件開發者,IT人同時也是Linux開源社區中領袖一樣。開發以后有些賞金任務,采用大眾
社群眾包完成。比如我們鼓勵核心團隊程序員寫文章,但他們開發任務比較重沒有太多寫作時間,技術社區中
北京的一個程序員Derek寫了很多技術文檔,并匯集成一本書——“剝開比原看代碼”。
李召:你當時寫
區塊鏈那本書的時候,對區塊鏈有一個全方位的關注,現在主要關注什么呢?
段新星: 現在對區塊鏈市場的細節的關注反而比以往少了,來比原以后更多的企業經營,招人,財務,開發,怎么樣建立更好的社區,怎么與其他家合作,怎么做合規,如何全球化運營,還有跟傳統和現實里面一些互聯網企業和金融企業去談怎樣做資產上鏈的應用等等。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