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召:我從2016年開始關注
區塊鏈,兩年來這個領域變化特別大,包括人的變化,公司的變化,更重要的是觀念的變化,有點滄海桑田的感覺。一個典型的例子就是比原鏈的另外一位創始人長鋏,他從科幻小說家,轉換為區塊鏈布道者,創辦了巴比特,后來又成了一個公鏈創始人,估計長鋏現在也不寫科幻小說了。
段新星:對,長鋏主要精力放在巴比特上多一些,我在比原鏈(bytom)上時間會多一點。
李召:2016年為中國區塊鏈產業大會做新聞報道,“一條財經”曾發過長鋏的一篇文章,其實根據他的文章改寫的,取了一個聳人聽聞標題《
電商平臺兩種職業將終結,因為“幣天銷毀”》,閱讀量非常不錯。那個時候他是坐而論道,沒多久就身體力行,創立了比原鏈。如果說,長鋏是一個典型的例子,劉慈欣就是非典型的例子。2016年,我在
太原采訪劉慈欣時,也問過他一些區塊鏈的問題,他回答說,對
區塊鏈技術確實沒有關注。盡管劉慈欣沒關注區塊鏈,但區塊鏈圈子卻一直有劉慈欣的傳說,有人宣稱《三體》對區塊鏈行業有啟發意義,區塊鏈行業的一些人也在使用《三體》的某些概念,比如
FCoin創始人張健創辦的“歌者資本”源于《三體》中的歌者文明。我讀了劉慈欣所有的小說,他寫了很多未來的一些科學幻想,有些已經實現了,但是沒有一處寫到區塊鏈。今年6月,劉慈欣出席了烏鎮的世界區塊鏈大會,有人也問他這個問題,他還是說確實不太了解,之所以參加區塊鏈大會是長鋏硬把他拉過去的。
段新星:劉慈欣在區塊鏈大會上講了一些東西,還蠻好的。
李召:是的,他比較謙虛。在后來對話中也到“去中心化、不可篡改、匿名性”等區塊鏈特性,對挖礦公司、區塊鏈的政策也很關注。看來劉慈欣也是有變化的,對區塊鏈也開始關注了。當然,長鋏和劉慈欣是人在區塊鏈時代變化的兩個例子,最重要的還是區塊鏈產業和區塊鏈技術本身的變化。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