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靈活的共識機制和發行方式助力通證經濟的發展
比特幣作為一種基于密碼學的虛擬貨幣,顛覆了傳統的經濟交易模式。但由于是開創性的應用,在去中心化、技術推廣、交易效率、隱私保護等方面不可避免的存在不足。而隨著區塊鏈技術的成熟,通證經濟的發展在發行方式上也愈發靈活。
在共識機制上,從比特幣最早采用的工作證明機制POW逐漸發展到權益證明機制POS和拜占庭容錯機制BFT,到委托權利證明機制DPOS和委托拜占庭容錯機制DBFT,到將各共識機制組合的混合共識機制,如EOS-柚子幣采用的共識機制是BFT-DPOS。為滿足具體通證項目應用的需要,也出現很多個性化的共識機制,如為提升交易匿名程度的零知識證明機制(Zcash-大零幣首例采用),內容社交代幣STEEM-斯蒂姆幣采用的共識機制為腦力一致證明機制Aligned Proof-of-Brain,云存儲代幣SC-云儲幣采用的代幣是存儲證明機制Proof of Storage等等。
在初始發行方式上,通證經濟體系根據項目特點、社區經營和技術推廣的需要,除了經典的挖礦釋放外,更加靈活的手段被引入到推動通證經濟體系初期的發展,包括預挖礦、ico眾籌、風投、空投、打賞等。從整體上來看,挖礦釋放和ICO眾籌為主要的通證發行方式。ICO資金一般會按比例分發給創始團隊、社區基金會、投資機構和合作伙伴、早期貢獻者、社區建設等。另外,代幣發行總量也從2100萬增加至百億不等,如ZIL(Zilliqa)幣發行總量為210億,XVG(Verge)幣發行總量約為166億等。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