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總結了市值前50的通證經濟體系,如附錄1所示,通證經濟體系的發展現狀具有以下幾個特點:
1. 支付貨幣類、通用平臺類和行業應用類三足鼎立
從數量上來看,不同通證經濟體系分類會有差異。支付貨幣類通證最多(數量為21),通用平臺類和應用類的通證數量差別不大,分別為14和15。其中,應用類通證以通證交易所、金融交易、物聯網等為主。但整體來看,三類通證經濟數量未出現相差極多的情況(在以太坊出現以前,支付貨幣類通證在數量上占據絕對的優勢),分布相對平衡。

圖2 不同通證經濟分類的數量分布
2. 一層代幣為主,多層代幣并行
從代幣結構上看,當前通證經濟體系以一層代幣為主,多層代幣并行發展。其中,支付貨幣類通證均為一層代幣,二層代幣包括五種代幣,即MKR- Maker、NEO-小蟻、VeChain-唯鏈、ONT-本體和SNT- Status,三層代幣有一種,即STEEM-斯蒂姆幣。其中,STEEM和SNT是內容社交代幣,ONT和VeChain為通用平臺類代幣,NEO為數字資產管理代幣,MKR屬于金融股票代幣。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