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發展路徑2:以拓展應用場景為目標
由于對比特幣-btc的支付貨幣屬性先入為主,在其出現后的五年內,通證經濟體系幾乎等同于支付貨幣類通證。這一局面在以太坊-ETH推出ERC20智能合約平臺時被打破。自此,基于底層區塊鏈技術應用的公共開發平臺逐步成長起來,通證經濟的理念也逐漸為產業界所熟知和認同。比較有代表性的通用平臺類通證有以太坊-ETH、柚子幣-EOS、艾達幣-ADA和量子鏈-QTUM等,它們采用的共識機制以權益證明機制POS為主。
隨著通證經濟逐漸落地以及通證種類的增多,誕生了一系列應用類通證,具體可分為兩種:一種是與實際項目結合的通證經濟體系,側重于物聯網應用的埃歐塔-MIOTA和以太經典-ETC,主打內容社交平臺的TRX-波場,服務于金融交易的PPT(Populous token)、比原鏈-BTM平臺。另一種是專注從事通證交易的平臺,即通證交易所,如幣安幣-BNB和火幣積分-HT。
3. 發展路徑3:以社區可持續經營為目標
從市場交易的層面,以比特幣為代表的支付貨幣類通證普遍存在的問題是非常容易受到市場的沖擊。相對較小的交易或業務活動都可以顯著地影響其價格。特別是,當由于大量投機者介入,會導致支付貨幣類通證的價格如過山車一般起伏。
為最大程度降低市場因素的干擾,特別是通證價格波動對區塊鏈網絡的沖擊,多層代幣結構應運而生。從本質上來說,多層代幣是將通證的價值屬性和管理屬性剝離,從而使得通證的價值波動不會影響區塊鏈網絡的正常運作。例如,通用平臺類通證ONT-本體兩層代幣:ONT和ONG,ONT抵押參與共識,即為管理代幣,ONG為激勵交易的手段,即為價值代幣;數字資產管理通證小蟻幣-NEO包含兩層代幣:NEO和NeoGas(GAS),其中,NEO是管理代幣,用于對NEO網絡的管理權,GAS是燃料代幣,用于對NEO網絡使用時的資源控制,是一種價值代幣;金融股票通證MKR包括兩層代幣Dai穩定幣,即為價值代幣,MKR是管理型代幣和效用代幣,參與管理系統。而內容社交媒體通證斯蒂姆幣-STEEM采用更為復雜的三層代幣結構:STEEM、SteemPower(SP)和SteemDollar(SMD),其中,STEEM是Steem區塊鏈上賬戶的基本單位,進入或退出Steem平臺的人必須出售STEEM,可轉化為SP或SMD;SP是一種權限通證,反映持有者的影響力,由Steem平臺固定向SP利益相關者配置STEEM,SP轉換回STEEM必須在13周后,SMD可兌換貨幣,能夠與STEEM交換,錨定美元,因此,從屬性上劃分,STEEM和SP是管理代幣,SMD是價值代幣。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