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的扮演著重要角色。
其次,本文梳理總結了目前通證經濟發展模式。對以比特幣-btc為代表的通證經濟體系的發展路徑分為三類:一是從技術角度出發,解決信息隱匿性、交易效率、能耗大等問題;二是從拓展應用場景出發,將通證經濟落實到更多的項目當中;三是從減少市場擾動角度出發,即減少市場因素(如價格波動)對區塊鏈社區的影響。具體來說,由一層代幣結構發展為多層代幣,將通證的價值屬性和管理屬性剝離,從而使得通證的價值波動不會影響區塊鏈網絡的正常運作。
同時,本文討論了通證經濟體系的未來發展方向:
1. 對于從技術完善角度設計的通證,專注于解決區塊鏈網絡的技術難點,強調技術創新和應用場景的普適性,因此,這類通證往往會選擇一層代幣結構,并且以一層代幣結構為特點的支付貨幣類和底層技術開發平臺類通證仍會作為主流發展的通證經濟體系。
2. 對于服務于應用場景的通證,旨在追求區塊鏈技術的應用能力,因而會根據場景內容的不同作個性化的調整,這類通證既可能選擇一層代幣結構,也可能選擇多層代幣結構。
3. 當通證經濟體系要求區塊鏈社區穩定,減少市場投機行為、價格波動等影響時一般會選擇多層代幣結構。多層代幣結構包括兩部分內容:管理代幣和價值代幣。以社區經營為場景的通證經濟體系都適用多層代幣結構,目前,多層代幣結構的應用場景還比較少,但可以預期其在未來通證經濟體系設計中的巨大潛力。
最后,本文指出通證經濟在發展和應用過程中“痛點”:
1.區塊鏈技術的發展尚不成熟,表現為區塊鏈底層技術尚不完善和區塊鏈技術的運營管理模式不成熟。
2.通證項目落地進程艱難。從市值上比較,支付貨幣類通證的總市值占比63%,通用平臺類占比27%,而應用類通證占比不到10%。除內容、娛樂及廣告和物聯網技術以外,非金融類的通證僅為1%。
3.通證經濟發展環境混亂,落地不確定性大。表現為兩個方面,1)通證創始人僅把通證經濟作為籌集資金的手段,而不思考慮通證經濟的落地問題,2)通證經濟能否落地以及多久能落地都存在很多不確定性。

文章版權為哈希未來所有,如需轉載,請聯系哈希未來工作人員。
(作者:哈希未來 | 曹黎軍、謝冬、江澤武,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鏈門戶官方立場)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