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通證經濟(token Economy)是一種對“通證”(Token)進行管理的經濟。其中,以區塊鏈技術為基礎的加密數字貨幣是通證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互聯網數字經濟的關鍵。
本文選取市值排名前50的項目,從面向對象、代幣結構、發行方式、分配方式四個維度探討通證的發展現狀,得到以下結論:
1.從數量上來看,支付貨幣類、通用平臺類和行業應用類占比相對均衡,呈現“三足鼎立”的態勢;
2.從代幣結構上看,以一層代幣為主,多層代幣并行發展。其中,支付貨幣類通證均為一層代幣,二層代幣包括五種代幣,三層代幣有一種;
3.從運營角度來看,共識機制和發行方式更加靈活,激勵方式多元化,社區治理融入通證經濟體系的建設。
本文梳理總結了目前通證經濟發展模式。具體來說,趨勢為由一層代幣結構向多層代幣發展,將通證的價值屬性和管理屬性剝離,從而減少通證的價格波動對區塊鏈網絡正常運作的影響。
通證項目的發展模式以其實現目標可以分為三類:以技術完善為目標、以拓展市場應用為目標、以減少市場擾動為目標。其中,
1.對于從技術完善角度設計的通證,專注于解決區塊鏈網絡的技術難點,強調技術創新和應用場景的普適性,因此,這類通證往往會選擇一層代幣結構,并且以一層代幣結構為特點的支付貨幣類和底層技術開發平臺類通證仍會作為主流發展的通證經濟體系。
2.對于服務于應用場景的通證,旨在追求區塊鏈技術的應用能力,因而會根據場景內容的不同作個性化的調整,這類通證既可能選擇一層代幣結構,也可能選擇多層代幣結構。
3.當通證經濟體系要求區塊鏈社區穩定,減少市場投機行為、價格波動等影響時,即減少市場干擾,一般會選擇多層代幣結構。多層代幣結構包括兩部分內容:管理代幣和價值代幣。以社區經營為場景的通證經濟體系都適用多層代幣結構,目前,多層代幣結構的應用場景還比較少,但可以預期其在未來通證經濟體系設計中的巨大潛力。
最后,本文指出通證經濟在發展和應用過程中“痛點”:
1.區塊鏈技術的發展尚不成熟,表現為區塊鏈底層技術尚不完善和區塊鏈技術的運營管理模式不成熟。
2.通證項目落地進程艱難。從市值上比較,支付貨幣類通證的總市值占比63%,通用平臺類占比27%,而應用類通證占比不到10%。除內容、娛樂及廣告和物聯網技術以外,非金融類的通證僅為1%。
3.通證經濟發展環境混亂,落地不確定性大。表現為兩個方面,1)通證創始人僅把通證經濟作為籌集資金的手段,而不思考慮通證經濟的落地問題,2)通證經濟能否落地以及多久能落地都存在不確定性。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