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邊境調節機制的由來和發展
碳邊境調節機制,是從英文Carbon Border Adjustment Mechanism(以下簡稱CBAM)直譯而來的,也有譯為碳關稅或邊境調節稅的。碳邊境調節機制,最早由法國于2006年提出Carbon Border Inclusion Mechanism(碳邊境包容機制),對可能面臨碳泄漏或不公平國際競爭風險的產品采取邊境稅措施。
2007年,時任法國總統希拉克提出歐盟應當針對那些沒有簽署《京都議定書》的國家進口產品征收“碳關稅”。2009年美國眾議院通過了《美國清潔
能源與安全法案》,其中提出美國應對進口
碳排放密集型產品征收二氧化碳特別排放稅,從2020年1月1日起開始征收“碳關稅”。由于碳關稅涉及能源集團的利益,代表能源集團的共和黨在參議院占多數,該法案最后沒有提交共和黨審批而沒有能夠付諸實施。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