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各會員單位不斷加強合規和風險管理,在監管部門及行業參與各方的共同努力下,行業整體風險管理能力和水平逐步提升。同時,針對當前支付風險的新趨勢和新變化,也暴露出部分會員單位在加強支付風險管理、落實行業信息共享聯防機制等方面仍然存在薄弱環節和不足之處,主要表現在:
一是未嚴格落實特約商戶和賬戶實名制管理要求。存在特約商戶和賬戶入網審核不規范、不嚴格,留存的商戶和個人證照資料不全或存在偽造的情形,從源頭上導致虛假、冒用、問題商戶和賬戶進入支付市場。二是特約商戶巡檢工作不到位。部分會員單位的商戶巡檢、持續身份識別工作流于形式,未按規定對特約商戶進行定期有效檢查,未明確設置檢查頻率、檢查內容,對商戶實際經營內容、場景不符等情形持放任態度。三是支付風險監測手段的有效性仍需強化。未能有效設置或未嚴格執行交易監測規則,未對可疑交易、與實際業務或經營范圍不符的商戶交易特征進行及時有效的核查或采取相應的限制措施,使交易真實性、完整性受到影響。四是支付受理終端管理不規范。支付受理終端違規移機、超范圍布放和使用、買賣終端等現象屢禁不止,易被跨境賭博、電信網絡詐騙等黑灰產業犯罪分子用以轉移資金等用途。五是商戶和賬戶風險處置力度不夠。對于已發現存在風險的商戶和賬戶,采取容忍、默許態度,未按監管和自律規定要求,采取設置收款限額、延遲資金結算、凍結賬戶、暫停服務、終止合作、移送公安機關等措施。六是參與行業風險信息共享等行業共享聯防機制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不強。對于協會提供的風險信息共享機制落實不到位,在開展支付業務過程中未充分使用行業風險信息共享系統功能,未按照要求積極報送和查詢使用相關風險信息,未及時反饋風險信息(含黑名單)使用情況。
工作要求
針對當前支付風險總體態勢和變化特點,各會員單位應密切關注跨境賭博、電信網絡詐騙等違法犯罪新手法,分析涉賭涉詐等資金交易新方法、新特征,嚴格按照支付監管制度和行業自律規范要求,采取有效管理手段和舉措,加強客戶和特約商戶事前、事中、事后環節全流程風險管理,積極參與行業風險信息共享等行業聯防機制,共同提升行業風險聯防聯控效果,有效防范跨境賭博、電信詐騙等違法違規資金結算活動。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