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全球化背景下,各國經濟競爭愈發激烈。為了提高本國的經濟實力,在經濟全球化趨勢不斷加強的今天,國家之間的經濟博弈想要獲得勝利,就必須應用低碳經濟,促進國家經濟的又好又快發展。本文淺談碳標簽的意義與基礎,結合碳標簽對國際貿易以及我國貿易的
ESR是歐盟履行其對《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下《巴黎協定》所承諾貢獻的一部分。歐盟是第一個通過具有強制性約束力的二級法,用以全面履行《巴黎協定》減排承諾的主要經濟體,也向世界發出了一個強有力的信息,即歐盟打算繼續以身作則
ESR誕生于全球性氣候公共物品供給困境突出的時代。2015年歐盟溫室氣體的排放占全球排放總量的12%。④但在全球努力應對氣候變化的隊伍中,歐盟始終率先垂范。一般來說,氣候政策被視為歐盟少數幾個政策領域能夠形成一致立場、發出統一聲音的政策領域之一
歐盟就應對氣候變化、能源治理、低碳經濟轉型等議題先后制定了《2020氣候與能源一攬子計劃》、《2050邁向競爭性低碳經濟的路線圖》、《2050能源路線圖》和《交通白皮書》等大批文件,并在此基礎上制定了新的《2030氣候與能源政策框架》
在全球減碳大背景下,眾多國際品牌、有前瞻性的企業為了展示企業社會責任感,紛紛加入可再生能源倡議(RE 100)、科學碳目標倡議(SBTi)等,并宣布企業碳中和目標,甚至逐步要求供應鏈、下游制造商提供低碳零碳產品,來滿足碳中和需求。
從適應中國經濟社會發展需要、適應國際競爭需要、適應科技治理現代化需要的高度,堅持全球視野、科技態度、嚴謹學風,做好主題謀劃和內容撰寫。叢書聚焦最突出的短板,內容涵蓋全球氣候變化與碳中和、能源、鋼鐵與有色金屬
突出科技創新與人才培育方面,科技創新上,叢書對實現“雙碳”(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重大技術和主要應用進行介紹,分析各行業實現“雙碳”目標面臨的重大任務和嚴峻挑戰,提出實現“雙碳”目標的戰略路徑和技術路線,展望關鍵技術的發展趨勢和應用前景
下一步,浙江將進一步推動碳足跡碳標簽提質擴面,建立完善的產品碳足跡標準體系;結合現有數字化平臺積累更多本地化數據,推進產品碳足跡數據庫建設;推動浙江省產業鏈完整的產品開展碳足跡核算和認證示范,為全國提供浙江經驗
中國科協科學技術創新部副部長許光洪在發布會上介紹,“碳達峰碳中和”系列第二批叢書分別是:《碳達峰碳中和導論》《石油化工行業清潔低碳轉型導論》《新能源汽車與汽車產業綠色低碳轉型導論》《國際主要經濟體減碳政策與趨勢導論》《鐵路低碳發展導論》
2021年以來,中國科協制定“碳達峰碳中和”人才培養計劃,組建“碳達峰碳中和”叢書編委會,聘請18位院士專家擔任委員,分批啟動叢書編寫。“碳達峰碳中和”系列首批叢書《新型電力系統導論》《清潔能源與智慧能源導論》《煤炭清潔低碳轉型導論》
實現“雙碳”目標,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必答題。我國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不能走粗放型發展老路,必須實現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著力解決資源環境約束突出問題,加快形成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產業結構、生產方式、生活方式
實現碳達峰、碳中和是一場硬仗,也是對我們黨治國理政能力的一場大考。要加強黨中央集中統一領導,完善監督考核機制。各級黨委和政府要扛起責任,做到有目標、有措施、有檢查。領導干部要加強碳排放相關知識的學習,增強抓好綠色低碳發展的本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