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ption id="cacee"><noscript id="cacee"></noscript></option>
  • <table id="cacee"><noscript id="cacee"></noscript></table>
  • <td id="cacee"></td>
  • <option id="cacee"></option>
  • <table id="cacee"></table>
  • <option id="cacee"><option id="cacee"></option></option>
  • <table id="cacee"><source id="cacee"></source></table><td id="cacee"><rt id="cacee"></rt></td>
    <option id="cacee"><option id="cacee"></option></option>
     找回密碼
     立即注冊

    掃一掃,登錄網站

    首頁 區塊鏈生態 查看內容
    • 9277
    • 0
    • 分享到

    吳桐、李家騏:區塊鏈和金融的融合發展研究

    2019-2-14 11:36

    來源: 秉燭的夜談 作者: 吳桐 李家騏

    吳桐、李家騏:區塊鏈和金融的融合發展研究


    原文發表于《金融監管研究》2018年第12期,《金融監管研究》是全國中文核心期刊、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核心期刊,在金融監管領域具有重要影響。轉發請注明出處。

    本文作者:

    吳桐,商務部CECBC區塊鏈專委會副主任,數字經濟商學院院長,中央財經大學金融學博士,首部鏈改專著《鏈改:重塑社會結構和經濟格局》作者,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員,中國財富管理50人論壇青年研究員

    李家騏,中央財經大學金融學院博士

    摘要:本文從經濟角度分析了區塊鏈技術與金融業互為補充、互相促進的邏輯。金融的本質是進行貨幣和信用的融通,而區塊鏈的本質是分布式記賬法與通證有機結合的一種技術框架,兩者都存在有待改進的缺陷。金融體系難以有效解決的關鍵問題是信息不對稱問題,以及與此相關的投資者非理性情緒,而這兩個問題也是歷次金融危機產生的主要原因;而區塊鏈在當前的實踐中難以形成有效的經濟激勵和價值流通,制約了區塊鏈技術的應用與發展。鑒此,二者如能融合發展,則可以各自的優勢彌補對方的缺陷:區塊鏈技術可以利用分布式記賬法的去中心化的特點,在很大程度上解決傳統金融體系面臨的信息不對稱問題;而區塊鏈可以通過建立以通證為標資產的金融產品,例如比特幣期貨,來解決自身的融資和發展問題。最后,本文總結討論了區塊鏈技術與金融業未來進一步相互融合,相互補充的可能形式。

    關鍵詞:區塊鏈;金融危機;信息不對稱;經濟激勵

    引言

    隨著近年來比特幣的火爆,作為其底層技術的區塊鏈技術,越來越多地受到關注,各界都在積極探索區塊鏈技術在不同領域的應用(劉瑜恒和周沙騎,2017;翟晨曦等,2018)。特別是在金融行業,區塊鏈技術已經成為了FinTech(金融科技)的核心內容之一。當前已有一些研究對區塊鏈的發展沿革、技術內涵、特征屬性以及場景應用等,作了較為深入的探討。但區塊鏈與金融之間是一種怎樣的關系,區塊鏈會給金融穩定帶來什么樣的影響,仍需要進一步探討。

    2008年的國際金融危機,以一種破壞性極強的方式提示人們,現行的金融體系具有極大的不穩定性。2009年1月4日比特幣正式誕生,這也是區塊鏈技術第一次以完整的形式呈現在世界面前。2008年爆發的國際金融危機和比特幣的誕生之間有著深刻的經濟邏輯和歷史邏輯。當前相當一部分區塊鏈經濟的研究者認為,比特幣的誕生原因在于貨幣由政府壟斷發行,而且政府具有超發貨幣的傾向,進而導致貨幣對應價值的不穩定。許多研究也表明,貨幣因素的確是導致通貨膨脹的重要原因(?sterholm和Berger,2008;Roffia和Zaghini,2007;孔丹鳳和張成祥,2012;郭朋和吳燁2011)。但這種觀點有失偏頗:在次貸危機前后,美國的M2與GDP就基本保持了相同的增長速度,即在“通貨膨脹目標制”下,美國在2008年次貸危機前后并沒有出現明顯的貨幣超發。事實上,高通貨膨脹并不是美國次貸危機以及之后的全球金融危機爆發主要原因,真正的“罪魁禍首”是“通貨膨脹目標制”下的資產價格泡沫(房地產泡沫)。

        2008年的國際金融危機,是比特幣和區塊鏈技術產生的直接原因。盡管貨幣因素對于區塊鏈誕生也起到一定作用,但從現實和中本聰本人的表述來看,貨幣因素并不是其中的決定性因素,而只是一個側面。中本聰對于比特幣的闡述是考察其創造比特幣初衷的最直接證據。中本聰在比特幣創世區塊留下了一條非常重要的證據——“The Times 03/Jan/2009 Chancellor on brink of second bailout for banks(2009年1月3日,財政大臣正處于實施第二輪銀行緊急援助的邊緣)”。其中中本聰對政府在金融危機中進行銀行救助的反對非常明顯。2008年10月3日,時任美國總統布什簽署了7000億美元的金融援助計劃;此后,布什政府還對瀕臨清盤的金融機構直接注資。2008年9月美聯儲向國際集團提供了1500億美元的救助資金。盡管與此同時,美國也推出了相應的貨幣政策,包括前期的降息降準的常規貨幣政策,以及之后舉世聞名的“量化寬松政策”。

    區塊鏈技術,簡單可以概括為分布式賬本與token(通證)的疊加。基于區塊鏈的分布式記賬,改變了傳統商業模式的基于復式記賬法的各自記賬方式,并將其變成了社會公共記賬。這切中了金融行業的關鍵問題——信息不對稱。傳統的金融體系一般是通過引入第三方中介承擔信息不對稱的風險,比如說銀行、券商、相關商業機構、各種社會組織以及電子商務平臺等。從實踐發展來看,這些中介服務存在成本高、交易流程繁瑣、信任評估效率低等問題。另一方面,區塊鏈的發展也離不開傳統金融體系的支持。在當前特殊的行業發展背景下,政府對于包括ico(Initial Coin Offering,首次代幣發行)、虛擬貨幣交易所等高壓監管以及數字貨幣市場,可能進入了中長期的熊市,企業如果想要解決融資或者經濟激勵等方面的問題,跟傳統的金融業實現有效結合是一條必由之路。

    因此,區塊鏈和金融應是互為補充、相互融合的關系,但這種補充背后的邏輯至關重要。本文從金融和區塊鏈的本質出發,總結了傳統金融體系存在的固有缺陷,以及區塊鏈技術對傳統金融體系的缺陷進行補充的機制機理,同時也討論了區塊鏈如何與傳統金融體系相結合促進自身的健康發展,以期對二者未來融合發展提供一定的啟發與幫助。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
    12345下一頁
    相關新聞
    發表評論

    請先 注冊/登錄 后參與評論

      回頂部
    • <option id="cacee"><noscript id="cacee"></noscript></option>
    • <table id="cacee"><noscript id="cacee"></noscript></table>
    • <td id="cacee"></td>
    • <option id="cacee"></option>
    • <table id="cacee"></table>
    • <option id="cacee"><option id="cacee"></option></option>
    • <table id="cacee"><source id="cacee"></source></table><td id="cacee"><rt id="cacee"></rt></td>
      <option id="cacee"><option id="cacee"></option></option>
      妖精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