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國內汽車行業的減排降碳工作取得了一定的進展,但在
碳排放管理層面依然存在著亟待補齊的短板和不足。“目前,國內汽車行業碳減排工作存在‘四個薄弱’問題,即減碳意識相對薄弱、碳核算方法相對薄弱、碳核算數據相對薄弱、產業鏈協同相對薄弱。” 采訪中,某業內人士直言,“盡管很多企業都制定了碳達峰碳中和戰略目標,但部分企業的減碳意識不堅定,不確定是否要投入精力去做相應工作,碳核算工作未曾有效開展。實際工作開展處于觀望狀態。在碳核算方法層面,目前國內沒有正式發布針對汽車行業進行碳排放核算的標準,汽車產品碳核算方法未達成一致,部分企業使用國際標準指導整車產品的碳排放核算,核算過程不確定性較大,碳核算的準確性和規范性難以保證。在碳核算數據方面,核算缺少反映國內真實水平的數據,具體場地數據的收集面臨困難,需要投入大量精力。部分企業使用國際數據庫中的‘中國區’數據進行碳排放核算,核算結果與真實水平相差甚遠,有損產品
低碳競爭力。另外,在產業鏈協同方面,全產業鏈重視程度不一。碳核算碳減排的工作需要全產業鏈去協同開展,全產業鏈的重視程度不一難以協同開展工作。部分企業的減碳積極性很高,但企業個人的影響力難以下達到上游
供應鏈,產業鏈協同困難阻礙了減碳工作的開展。”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