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電動車領域,中國汽車產業鏈碳公示平臺的數據顯示,奔馳EQC 350 4MATIC SUV 的整備質量為2485kg,行業平均碳足跡水平為230.01gCO2e/km,單位里程產品碳足跡258.23 gCO2e/km;蔚來ES8 100kWk七座版SUV,整備質量2445kg,略輕于奔馳EQC,其單位里程產品碳足跡為251.58 gCO2e/km,也略低于奔馳EQC,如果將整備質量的差距計算在內,蔚來ES8的碳足跡水平與奔馳EQC基本處于同一級別。也就是說,國產電動車的碳足跡水平未必比合資品牌差。而比亞迪幾乎所有在平臺上公示的純電動車型,產品碳足跡都優于行業平均水平。以比亞迪小型電動車海豚405km自由版轎車為例,整備質量為1405kg,行業平均碳足跡水平為154.34gCO2e/km,該車單位里程產品碳足跡為143.54gCO2e/km。
采訪中,中汽碳數字碳管理咨詢室高級主管張廷表示,中國汽車產業鏈碳公示平臺目前統計核算的數據顯示,不同系別車型碳足跡存在差異。“平臺統計核算在內的車型碳足跡均值按照合資自主、韓系、自主、日系、法系、德系、美系、瑞典系、英系的順序依次上升。“總體而言,韓系車型碳足跡較低的原因在于車型多為A0、A級等
碳排放較低的車型。自主品牌車型碳足跡較低的原因主要與
低碳排放量的純電動乘用車數量相對較多有關。此外,自主品牌中,包括吉利汽車和廣汽乘用車等企業已發布碳中和戰略規劃,在產品設計研發、生產制造等環節持續發力,新車產品碳足跡呈現逐年下降趨勢。英系品牌車型碳足跡較高的原因主要是與銷售的車型多為B、C級等整備質量大、燃料消耗量高的高碳排放量車型占比較大,低碳排放量的純電動乘用車占比較低有關。另外,同一系別不同企業的碳足跡表現也存在差異,這往往與企業碳中和規劃和產品更新換代節奏有關。”張廷說。
盡管憑借電動化的快速轉型以及低碳技術的創新,自主品牌車型的碳足跡水平并非比合資品牌差,但必須正視的是,合資品牌憑借雄厚的技術積淀和在中國打造的強勢本土
供應鏈,使其碳足跡水平的提升具備很強的潛力。而且事實證明,越來越多的外資品牌,正在將中國作為其實現全球碳中和目標戰略的重要陣地。
日前,寶馬發布了首份《寶馬集團中國可持續發展報告》,其中明確以降低全價值鏈、全生命周期的碳足跡作為集團在中國可持續進程的基本策略。數據顯示,2022年,華晨寶馬國產車型生產水資源消耗量降至1.77立方米/輛,過去5年累計降低了29%;生產廢棄物處置量4年連降至2.00千克/輛,比上年同比減少20%;通過原材料回收系統,華晨寶馬2022年在生產中循環利用了超過6萬噸廢棄金屬材料;在經銷商端回收動力電池10318塊。
今年年初,奔馳也發布了《梅賽德斯-奔馳2022年可持續發展報告》,其中顯示,2022年,奔馳已與近86%的原材料供應商簽署“愿景承諾函”,合力布局綠色產業鏈;在綠色生產方面,與2021年相比,在2022年奔馳全球生產基地二氧化碳排放量減少43%,每輛乘用車生產耗能減少17%。在中國,此前奔馳宣布與本土企業寧德時代、邦普、格林美簽署合作備忘錄,共同開展動力電池閉環回收項目。目前,
北京奔馳在中國本土的400多家供應商伙伴,其中90%以上都認同奔馳的“2039愿景”,并與奔馳一道共同打造綠色、環保、可持續的供應鏈。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