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常態挖礦,競爭會使挖礦總成本接近于新幣市值。
當
比特幣價格為1600元時,每8分鐘產生25個新幣,每天全球比特幣挖礦消耗總值接近25幣*(24小時*60分鐘/8分鐘)*1600元=7,200,000元。按照每21600次記賬后新幣數量減半的規則,每3.5年產量和消耗將減半。如果幣價保持在2000元,到2030年,每天挖礦消耗將下降到280,000元,2041年下降到35,000元,2080年僅為17元。
當然幣價不會不變,如果比特幣失敗,價格為0,挖礦終止,如果比特幣取代法幣,價格將難以估量。如果比特幣系統能夠發展到2041年,比特幣的需求擴大絕不止百倍,按幣價漲50倍計,約為100,000元每幣。此時雖然每8分鐘記賬僅產生0.1個新幣,但每天新幣價值仍達到0.8幣*(24小時*60分鐘/8分鐘)*100,000元=14,400,000元。也就是說,仍將有每天一千多萬元的耗費支撐系統算力,足以保障系統的安全。
長期看,如2080年,新幣每年才產出3個,挖礦收入不再依賴新幣,轉而依靠交易費。系統挖礦的總耗費將取決于交易費的總規模。2080年的交易費能否支撐必要的挖礦算力呢?假定交易費為交易額的1/10000,按照目前每天700萬元的新幣價值,要保證同等規模資金消耗支撐的算力,全球比特幣總交易額需要在每天700億元左右。
目前,Visa的日交易量約為1000億元左右。如果比特幣活到2080年,超越Visa不成問題。并且,2080年的世界總交易額是現在的許多倍,若以十倍計,那么即使交易費比例降到1/100000也能夠支撐必要的挖礦規模和系統算力。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