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幣固定的發行節奏導致挖礦成本主要取決于價格,而非支撐價格。
隨著挖礦競爭日益激烈,算力和成本的上漲使利潤空間迅速縮小,成本壓力迫使大部分新幣進入市場變現,持久地抑制幣價的上漲。但這實際上是新幣發行機制的結果,而非挖礦成本高低所導致。只有在融幣挖礦決策失敗,挖礦籌資售出的比特幣超出實際的新幣收入時,才會導致額外的幣價下跌動力。
充分競爭條件下,比特幣挖礦的資源耗費價值將接近新幣的市場價值,目前每天接近700萬元,支撐了約350P的算力,成為比特幣系統安全的重要保障。在未來新幣發行數量不斷減半至忽略不計時,如果比特幣系統仍然存在,那么交易規模產生的交易費將足以支撐必要的系統算力。
如此巨大的挖礦耗費是最簡單粗暴地激勵挖礦行為和提高算力,從而保證比特幣記賬系統安全的必要代價,也會直接激勵計算機算力相關軟硬件的技術進步。而這種新幣發行方式,使得比特幣挖礦成本接近挖礦收入,利潤趨向社會平均利潤,符合傳統市場經濟的基本公平觀念,更容易融入現有的市場機制。
從以上分析看,比特幣挖礦系統在理論上可能不是最優的,但在實踐中已經融入了現有市場經濟框架,實現了基本的可行性。需要強調的是,當前比特幣挖礦投資的風險絕不低于囤幣和炒幣,挖礦投資務必謹慎。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