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測幣價是控制挖礦投資風險的重要環節。
2014年熊市前期中曾經流傳一種觀點:
比特幣價格不可能跌到挖礦成本以下。這個觀點現在已經被證明是錯誤的,很多人通過挖礦投資和炒幣投資的損失認識了這一點。
這種觀點可能來源于對黃金價格的參照。在短期內,當黃金價格下跌接近成本時,如果黃金生產較為集中,形成壟斷,那么生產者可以聯合限制產量,減少供給,以穩定價格。如果未形成壟斷,當市場價格低于成本時,就會有技術水平低、單位成本高的礦場倒閉,從而產量減少,也會減少供給,支撐價格止跌。
然而,比特幣發行與黃金生產最大的區別在于,比特幣是按即定數量產生新幣的,并不會因礦場的壟斷或者倒閉而減少新幣供給,因此,黃金生產成本對價格的支撐原理,在比特幣毫無借鑒可言。
即使是黃金的價格,中長期看,根本的決定仍然在于需求方面,如果需求持續下降,黃金價格就會持續下跌,技術差成本高的礦場會被陸續擠出,行業平均成本下降,直至存活礦場恢復基本利潤。
相反,如果需求增長,價格回升,又會有一些成本高的礦場投產,行業平均成本上升。在這個過程中,是需求驅動的價格變化決定了成本的變化,而非成本支撐價格。
比特幣的價格根本上仍然取決于需求,前期囤幣和投機需求強烈,但長期看,價格的基礎是支付應用需求(參見《科普 | 比特幣的需求與價格》)。
供給方面,比特幣存量的增長是即定的,但交易平臺、借貸平臺、期貨等比特幣
金融的發展,能夠提高現有比特幣的流通速度,吸引囤幣進入市場,從而在存量不變的情況下,增加市場上的比特幣供給,影響價格(參見《比特幣金融、貨幣擴張與市場價格》)。
需求和市場供給兩方面決定了比特幣的市場價格,進而決定挖礦成本。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