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ption id="cacee"><noscript id="cacee"></noscript></option>
  • <table id="cacee"><noscript id="cacee"></noscript></table>
  • <td id="cacee"></td>
  • <option id="cacee"></option>
  • <table id="cacee"></table>
  • <option id="cacee"><option id="cacee"></option></option>
  • <table id="cacee"><source id="cacee"></source></table><td id="cacee"><rt id="cacee"></rt></td>
    <option id="cacee"><option id="cacee"></option></option>
     找回密碼
     立即注冊

    掃一掃,登錄網站

    首頁 區塊鏈生態 查看內容
    • 12045
    • 0
    • 分享到

    深度 從貨幣與支付史看臉書Libra的“返祖現象”

    2019-8-8 08:59

    來源: 百度公共政策研究院 作者: 趙鷂

    1:1的儲備發行方式


      盡管歷史上還沒有哪個貨幣發行者如此“善良”的足值發行貨幣,無論是貴金屬硬幣,還是銀行券,亦或是紙幣,都不可能是足值的,但如前述,臉書Libra協會為了最大程度的在協會成員內部維持Libra交易代幣對法定貨幣的完全替代,那么必須足值發行,也就是采納1:1的儲備發行方式,這在客觀上促進了Libra成為標準化的記賬單位,并且為成為穩定的協會內外的交換媒介,乃至價值儲藏打了必要的基礎,但正如Keynes(1914)等人指出的,硬幣的面值總是高于制造硬幣的金屬的市場價格,否則硬幣的持有者就會有動機將手中的硬幣熔化鑄成金屬商品并出售。

      因此,對Libra也好,還是對其他的已經出現的或即將發行的所謂穩定代幣也好,只要它們背后的抵押品價值(或者儲備金)不低于代幣的價格,并且可通過代幣自由贖回,那么市場有足夠動機將其“熔化”掉,Libra就只能成為持有者用于交換儲備貨幣(特別是美元)的換匯媒介,難以成為貨幣交換媒介進入市場流通。另一方面,這又會引起連鎖反應,至少會導致代幣發行量的“不足”,也即當代幣發行量小于一個閾值時(以市場占有率的增函數),成員機構將不會接受Libra這樣的代幣充作內部結算資產。因而1:1的儲備發行方式對于臉書Libra協會成為一個難解的悖論。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
    相關新聞
    發表評論

    請先 注冊/登錄 后參與評論

      回頂部
    • <option id="cacee"><noscript id="cacee"></noscript></option>
    • <table id="cacee"><noscript id="cacee"></noscript></table>
    • <td id="cacee"></td>
    • <option id="cacee"></option>
    • <table id="cacee"></table>
    • <option id="cacee"><option id="cacee"></option></option>
    • <table id="cacee"><source id="cacee"></source></table><td id="cacee"><rt id="cacee"></rt></td>
      <option id="cacee"><option id="cacee"></option></option>
      妖精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