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早餐:
金融回歸服務實體經濟也是我們當下所倡導的。但是在緩解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上,有兩種解決方案的聲音。第一種認為,中小企業應該是由中小銀行來支撐;第二種認為,大型銀行應該通過發展Fintech(金融科技),降低風控審核成本,也可以解決。您支持哪種觀點,為什么?
邵宇:我覺得其實都有各自的優勢,或者是性價比的考慮。因為大公司得到大銀行的支持天經地義,整個世界都是這樣子的。中國對所謂中小微貸款的起點是500萬以上,其實不可能再小了。因為大銀行放500萬,意義都不大。現在很多科技公司,比方說像阿里小貸之類的,可以到8000塊錢,8000塊錢的生意工商銀行不可能會去做的。
財經早餐:沒錯。
邵宇:當然,Fintech能夠提供一些幫助,但究竟是由銀行的巨頭來對自身進行改造,還是一些互聯網巨頭獲得金融牌照后進入滲透,我覺得都可以,因為大家會在關鍵的地方找到平衡——性價比平衡。我投到技術里的這一單所帶來的成本跟我獲取的貸款收益是相稱的。因為這是一個生意,我投那么多錢,技術不掙錢我肯定不做了。總體而言,我覺得這個世界的趨勢就是這樣子,大銀行對大企業,小銀行對小企業,基本上Fintech的這些科技類公司可能對無數微利的個人或者小微企業,這就形成了一個分層的結構。
財經早餐:就分成三類。
邵宇:對。
財經早餐:會比較合理一點。
邵宇:在這種情況下我還想特別提到一點,所謂融資難、融資貴,大家提的還是一個貸款的問題,中國其實缺貸款嗎?還真不缺貸款。
財經早餐:缺直接投資。
邵宇:缺的是股權,因為我們現在的杠桿不斷上升,銀行服務實體經濟,服務的越猛、服務的越到位,放出去的貸款就越多,貸款越多意味著債務越多,債務越多,杠桿就越高。你再努力,也就這樣。我們現在需要什么?需要更多的資本,因為資本注入到一個公司以后,整個杠桿就降低了。所以我們認為,需要像科創板等創新來提供股本,這樣才能真正做到服務實體經濟的目標。
財經早餐:股權投資還是應該大力發展,才能本質上解決這個問題。
邵宇:對。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