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 語
邵宇,東方證券總裁助理、首席經濟學家。
金融學博士、中國社科院博士后,牛津大學SWIRE學者。研究領域覆蓋國內外宏觀經濟、權益債券投資策略和金融工程。
財經早餐特邀邵宇博士做客名人早餐會,分享2019宏觀經濟走向、房地產的機會與風險、科創板怎么玩等方面的最新思考。讓我們跟著邵博,一起預見未來!
經濟數據企穩,貨幣政策怎么走?
財經早餐:一季度,我國經濟數據穩中向好,但二季度以來,一些數據并沒有達到預期。有分析認為,經濟會在年中起底回升,您是否支持這樣的判斷?此外,5月份CPI數據創一年以來新高,對我國下半年貨幣政策有何影響呢?
邵宇:現在的經濟情況看起來還是比較復雜。一季度大家都覺得信心滿滿,跑贏預期,整個開局還是不錯。但到了四五月份的時候,高頻數據就水落石出了。
一季度實際上有稅收的效應。由于4月1號有稅收的調整,大家可能做更多的生產,把工業增加值帶起來了,整個經濟看起來是相對穩定的。但到了四五月份,稅收的效應已經慢慢淡化,投資、消費均出現一定程度下滑,所以大家擔心經濟的底部究竟在哪里,而且下滑的趨勢能不能得到抑制?
根據過去我們每年的時間序列,經濟增長的大致邏輯關系,很多年都是前高后低的。比方說,第一季度GDP同比增長6.4%,二季度6.1%左右,三季度6.1%左右,那么四季度可能稍微回來一點,在6.2%左右。
目前經濟增長仍然在6%-6.5%政策區間里,我覺得這一點大家不用特別擔心。也就是說,中國經濟是有一定韌勁。但我們也注意到,一些趨勢性的現象可能導致經濟下滑,一方面是因為基數效應,另一方面是因為大家信心可能有待加強。如果能夠做出一些相應的政策調整,我覺得可能對整個經濟的穩住以及進一步的可持續增長是有一定幫助。
另外,確實有一個比較撓頭的問題,就是關于通脹(CPI)。大家如果關注這個研究,你會知道,中國通脹基本上是一個豬的周期。今年非洲豬瘟的影響其實是蠻大的,這對CPI的拉動作用比較明顯。我覺得可能會在2.5%,甚至再略微向上一點,都是完全有可能的。
在歷史的過程中我們看到,即便有各樣的食品方面不利的沖擊,我們總體上認為,通脹并沒有特別多的超過預期。
現在大家比較糾結,因為經濟略微向下,通脹卻略高一點,是不是會造成滯脹?滯脹就很麻煩,因為政策的空間被抑制住。我們覺得好消息在于,雖然看起來通脹率有點高,但是總體可以控制。
進入到三季度,全球貨幣政策最主要的發動機美聯儲,可能會及時執行新一輪貨幣寬松。也就是說,美聯儲可能會降息,同時不再收縮資產負債表。因為全球資本流動,滿足一種套息的交易結構:美聯儲加息,別人一般都得加息,否則,匯率就會帶來一定的沖擊,資本就會流出。現在,美國不加息,其他國家都松了一口氣。
這樣來看,如果在后續增長中,做出一定的政策對沖,比如適當的降準或者降息,整個經濟的底部或者彈性就能夠得到足夠的支撐。整體而言,我們對經濟增長的質量有更高的要求,經濟增長速度可能會有一定放緩。只要結構有所優化,我們覺得完全是可以理解的。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