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7月10日至16日是第33個全國節能宣傳周,一系列形式多樣、內容豐富、亮點紛呈的節能降碳宣傳活動正在廣泛深入開展。那么,本屆全國節能宣傳周主要有哪些活動安排?我國在節能方面取得了哪些重要進展?節能如何助力實現碳達峰碳中和?下一步還有哪些重點工作?
“鋼鐵行業節能減排是一項實實在在的工作,需要扎扎實實地持續推進。”中國鋼鐵工業協會黨委書記、執行會長何文波近日表示,經過各方共同努力,我國鋼鐵行業綠色發展之路一定能夠越走越好
我國碳市場的基本定位是控制溫室氣體排放政策工具。因此,評價全國碳市場啟動至今的整體成績,我們要從結果導向看問題,最主要是看碳市場是否起到了以相對較低成本控制溫室氣體的作用。公開數據顯示,全國碳市場第一個履約周期共納入發電企業2162家
隨著全球金融市場監管的日益提升,銀行系、保險系和基金公司進行投資組合碳足跡及氣候風險披露顯得尤為重要,資產端的數據收集也越來越受到關注。完整的碳管理閉環從數據收集、存儲、分析形成報告,給到監管機構、投資人和下游客戶,再到最終形成決策,亟需理解方
在賀克斌看來,實現碳達峰、碳中和是一場廣泛而深刻的經濟社會系統性變革,目前我國面臨著“三高一短”的挑戰,需要“五碳”并舉推動實現“雙碳”目標。實現碳中和目標的根本發力點是能源結構的調整。我國未來要進一步解決減污和降碳的協同
我國建立了全球覆蓋溫室氣體排放規模最大的碳市場,截至2023年6月30日,碳排放配額累計成交量2.37億噸,累計成交額109.12億元,有效提升了企業減排意識和能力。低碳試點示范和氣候適應型城市試點工作不斷推進,適應氣候變化能力持續增強,全社會綠色低碳意識不斷提升
從生態環境部獲悉,為實施積極應對氣候變化國家戰略,推動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鼓勵更廣泛的行業、企業參與溫室氣體減排行動,進一步規范溫室氣體自愿減排交易及相關活動,生態環境部聯合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對《溫室氣體自愿減排交易管理暫行辦法》
7月11日下午召開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二次會議審議通過了《關于推動能耗雙控逐步轉向碳排放雙控的意見》。會議指出,要把穩工作節奏,統籌好發展和減排關系,實事求是、量力而行,科學調整優化政策舉措
根據生態環境部《碳排放權交易管理規則(試行)》(公告2021年第21號)的規定,交易機構應建立信息披露與管理制度,并報生態環境部備案。交易機構應當在每個交易日發布碳排放配額交易行情等公開信息,定期編制并發布反映市場成交情況的各類報表。
可以通過上海環境能源交易所官網—“全國碳排放權交易”—“交易數據”(https://www.cneeex.com/qgtpfqjy/jysj/)查看歷史交易行情,或通過“全國碳交易”微信公眾號查看歷史交易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