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鋼鐵行業納入全國碳市場專項研究第一、二次工作會議召開,環境規劃院、中國鋼鐵工業協會、冶金工業規劃研究院等多部門探討盡快確定鋼鐵企業碳配額分配的主要工序、分配基準線及排放量核算方法,完成鋼鐵行業納入全國碳市場初步方案
《發電企業碳排放數據質量自查要求》適用于納入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的黑龍江省發電企業(含自備電廠),其在核算指南的基礎上提煉出了數據質量控制關鍵點,條理清晰,易于學習和掌握,便于企業逐條對照自查。在提升企業自身碳排放數據質量的同時
為提升我省碳排放數據質量管理水平,近日,省生態環境廳組織省環境科學研究院、碳市場專家團隊,編寫印發了《黑龍江省發電企業碳排放現場監督管理檢查表》《黑龍江省發電企業碳排放現場監督管理檢查操作手冊》《發電企業碳排放數據質量自查要求》
根據世界銀行年度報告,去年全球碳市場規模雖持續成長(達950億美元),但卻仍僅涵蓋23.5%的全球溫室氣體排放,其中碳稅涵蓋5.5%,其余18%則由碳權交易所(ETS)所涵蓋,顯示全球還有76.5%的排放尚未被納入管理
啟動自愿碳減排交易(CCER),這些都是深化和完善碳交易的重要舉措,需要在過去兩年實踐的基礎上加快步伐;此外,目前全國碳市場交易量較低、碳價格不高,怎樣改進碳配額機制、怎樣更好地開展企業履約,發揮碳定價在促進節能降碳方面的作用還需要大力加強
新型電力系統的概念是2021年3月中央財經委員會第九次會議上首次提出的,此后,《2030年前碳達峰行動方案》《“十四五”現代能源體系規劃》,進一步將“構建新型電力系統”作為重點工作任務。回顧19世紀末以來國內外100多年的電力系統發展歷程
全國碳排放交易體系總體設計技術專家組負責人、清華大學能源環境經濟研究所所長張希良認為,運行兩年,全國碳市場交出了一份“超出預期”成績單。張希良:從參與交易的企業角度來說,無論是買方還是賣方都從中獲益,達到了雙贏的效果
二氧化碳管道運輸在運輸規模、成本和社會效益方面具有明顯優勢,是實現陸上大規模、長距離、低成本運輸的首選。但是,目前我國二氧化碳管道運輸尚在起步階段,現有少量短距離、小規模、低壓力二氧化碳輸送管道,運輸方式仍以低溫儲罐公路運輸為主
隨著地球變暖,政府、企業和活動家越來越多地談論脫碳——即減少并最終完全消除我們日常活動中二氧化碳 (CO 2 ) 排放的過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發布的最新報告強調,人類迫切需要在2050年前實現完全脫碳,從而使人類將全球氣溫上升限制在2攝氏度
在碳中和的背景下,我國的綠色金融產品迎來了發展機遇,商業銀行在此機遇下面臨著傳統業務轉型和金融產品創新的需求,商業銀行傳統業務的轉型和新的綠色金融業務的創新既為商業銀行抓住機遇創造了條件,但是也給商業銀行的發展帶來了挑戰
在實施碳排放雙控政策階段,需要制定完善碳排放雙控的考核制度,明確考核的主體、范圍、內容、數據來源、核算方法、考核機制等方面,不僅是國家考核各省級行政單位的依據,也將作為各省對下級地市進行雙控考核的指導。除了碳排放雙控考核制度外
作為我國利用市場機制控制和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的一項創新制度,兩年來,全國碳市場運行取得了哪些成效?碳市場進一步發展壯大,有哪些挑戰和機遇?未來,金融與碳市場將產生怎樣的“碰撞”,如何借助碳市場推動金融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