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3.0是數字技術與經濟體系融合性的創新框架,是未來網絡產業發展的趨勢。中國互聯網協會副理事長何桂立在致辭中表示,以區塊鏈為代表的信任科技與互聯網天然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有望重塑互聯網信任體系
近年來,我國區塊鏈產業已進入成熟期,應用的關鍵特征是追求規模化和可持續發展。以區塊鏈應用為重點的區塊鏈產業鏈結構已較為完善,經歷“自然選擇”過程后,已形成了一批成熟度和競爭力較高的區塊鏈企業。但在應用生態擴大和應用標準體系化等方面還面臨挑戰
“晉碳行”由省交通運輸廳與支付寶共同開發,是我國第一個基于綠色出行數據的省級碳普惠平臺。該平臺可為用戶提供個人碳賬戶、低碳講堂、綠色公益、點亮山西、低碳達人、碳益家等功能模塊,以及便捷乘車、乘車賬單等服務,旨在引導廣大群眾樹立“能走不騎
生命周期評價作為國際通用的綠色評價工具,經過近50年的研究和發展,已逐步趨于完善,且在支撐企業管理體系建設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長期以來,中國的企業環境管理總體狀況并不十分理想,多數中小型企業仍然延續傳統經營模式,污染物的處置與管理并不科學,先排放
今年全國節能宣傳周定為7月10日至16日,活動主題是“節能降碳,你我同行”。全國低碳日定為7月12日,活動主題是“積極應對氣候變化,推動綠色低碳發展”。全國節能宣傳周期間,國家發展改革委將會同有關部門和單位圍繞活動主題,積極開展形式多樣
方案提出加快用能結構轉換、調整優化產業結構、擴大綠色消費品供給、提升資源利用效率、強化技術節能降碳、全面推行綠色制造等六項重點任務18個主要方面,并提出重點行業碳達峰行動。
根據“廣東省市場監督管理局關于批準下達2020年第二批廣東省地方標準制修訂計劃項目的通知”(粵市監標準〔2021〕25號),由廣州碳排放權交易所和廣州賽寶認證中心服務有限公司負責起草的《大型活動碳中和實施標準》地方標準已完
提出到2030年,綠色低碳循環經濟發展政策體系基本健全,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完成省下達目標任務,單位地區生產總值能耗、二氧化碳排放完成省下達目標任務,確保2030年前實現碳達峰的總體目標。提出能源、工業、城鄉建設、交通運輸、循環經濟、農業農村
到2030年,非化石能源消費占比達到20%左右,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源消耗、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完成省下達的指標任務,如期實現2030年前碳達峰目標的總體要求。并提出碳達峰十大行動包括能源綠色低碳轉型、工業領域、節能降碳增效、城鄉建設
有利于綠色低碳發展的資源環境價格政策體系基本健全,形成有效激勵約束價格機制,推動生產生活方式綠色轉型、資源科學配置和節約高效利用取得顯著成效,助力實現2030年前碳達峰目標的主要目標。推動能源結構
公投結果顯示,59.1%的公民支持新的氣候保護法,瑞士到2050年將實現碳中和,確認了瑞士對《巴黎氣候協定》的承諾。支持者表示,這項氣候法案是為了確保能源安全,氣候法案要求瑞士大幅削減對進口石油和天然氣的依賴,推動擴大使用和研發更環保
東芝近日推出了世界上第一項能夠實時測量工廠排放的二氧化碳和其他物質含量的技術,該技術僅使用一個手掌大小的傳感器即可實現,最快可在 1.7 秒內完成測量,而現有技術的對空氣中每種成分的測量大約需要五分鐘